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41章 众贤论河,诸臣议边

第41章 众贤论河,诸臣议边

都是一流的。+山′叶_屋+ ·首,发,未知可曾定下姻缘了?”

这问话来得突兀又首白。

暖阁内所有若有若无的谈笑声瞬间停滞,连那些正在悄悄打量韩云韶的夫人小姐们,眼神都变得更加专注起来。

程夫人身体微微一僵,看了一眼韩云韶,见她似乎也是些许慌乱。

程夫人心中了然,但面上功夫滴水不漏。

她优雅地欠身道:“徐公子自是极好,范希文之徒,自然是才学极佳......不过,终归是邓州来的年轻士子。自古科举乃是男儿立身之基,这等终身大事,总要等科举结果尘埃落定了,再谈不迟。”

薛国太是何等通透之人?她立刻明白了程夫人话中之意,原来韩家中意的正是这个徐承哉。

她并不着恼,只是轻轻笑了一声,抬手抚了抚自己平整的衣袖,慢悠悠地吐出一句,既像是对程夫人说,又像是对暖阁内所有人轻轻点了一句。·

“那倒也是。毕竟是范希文的弟子。”

水榭旁,众士子并不知道此刻暖阁深处女眷们的言论。

他们讨论的气氛更加热烈,皆是在议论此束水攻沙之策能不能用于治理黄河。

徐修心中明白,此方法系统性的应用是在明中后期,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总结并成功应用于黄河治理,这也称得上世界水利史上最早的科学泥沙治理范式。

如今徐修或许让这个方法提前五百年现世了。

“若筑堤束狭河槽,逼水流疾,则河底淤沙自然冲刷而去,何须年年征发丁壮清淤?此为我大宋省下不少人力。”王回思索一番,赞叹道。

“水势凶猛如虎,岂是好相与的?万一此处河岸崩溃,洪峰倾泻,下府州县立成泽国!这冲沙未成,大灾先至!”亦有士子觉得此法尚需斟酌。

“河工艰难,非纸上谈兵。此策需何等样堤坝?千里河防,步步如履薄冰。束得太宽,水势缓散,沙冲不去;束得太窄,水势若怒龙,堤防眨眼即溃!工料人力如流水投入,若无万全把握,岂不是劳民伤财、徒留笑柄?”立刻有士子跟上附和。

“诸位兄台所虑周详,然天下岂有万全之策?承哉此策,若能束水攻沙于无形,河道自深,水行地中,此方为久安之基,乃进取上策!如驯烈马,缰绳收紧方见真力,岂能因畏险而不求深通?”王回又是回道。

众人争论无果,又是转向徐修:“徐兄既倡此法,想必腹有沟壑。如何能在逼水疾流以攻沙,与堤防坚固避免水势冲垮堤坝之间,求得平衡?其道何在?”

徐修微微一笑,道:“诸位兄台高见,束水非一味压榨,实如良医用针,需找准经络穴位。”

“譬如筑堤。单薄一道束水堤自然脆弱,此其险处。但若内筑一堤束水疾行,专司攻沙,相隔数十丈外再立高大堤坝卫护,专御洪峰,二堤之间,更可修堤坝分蓄漫流,令洪水漫至此而缓。”

“如此层层设防,远近兼顾,则水势激荡于核心,可保西方安稳。此其险中求稳、刚柔并济之道。”

众人又是陷入沉思,随后冯京站起来朝徐修一拱手:“承哉此言,愚兄佩服。”

他此刻己是心服口服。

徐修连忙回礼:“冯兄实在折煞我了,此法尚且不成熟,究竟是否有效,还需试行之后才能得知。”

是否有效,徐修心里自然是清楚的,此法有效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他来的那个时代,治水的根本之一依然是这套方法。

徐修目光微不可及地扫向另一个方向,那里,屏风之后,正是如今帝国中枢的众位高官显赫所在。

徐修尚记得来京之前老师所言,做一个技术型官员,让官家和群臣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如今,这治水之策,倒是给了他一个好机会。

另一处暖阁中。

这里与众士子或女眷所在之处气氛格然不同,因为此处坐的是杜衍、文彦博、宋庠等一众官员。

此处陈设庄重端严,与外间喧嚣迥然不同。

主位上的杜衍身着深紫居家常服,纵己致仕,久执中枢的沉凝气度未减分毫。

左下首首席是同平章事兼昭文馆大学士宋庠,右首乃枢密首学士兼枢密副使文彦博,此外参知政事庞籍、高若讷等人亦是在列,除这些人外有几位执掌要务的部堂重臣与赋闲的柱石老臣。

杜衍开口道:“宽夫兄(文彦博)、公序兄(宋庠),老朽虽优游林下,边陲之事却时时钻入耳中。”

“如今朝廷最揪心之处,可还是那西北边事? 范希文受诏星夜兼程执掌枢府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