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41章 众贤论河,诸臣议边

第41章 众贤论河,诸臣议边

水榭内,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k,a-n_s\h!u.c·m?s\.*c·o*m`

席间所有士子的眼神,都聚焦在那个捧着白玉小碗、看似还在品鉴甜羹的徐修身上。

徐修缓缓放下青瓷小碗,他抬起眼,目光掠过冯京、王安石,开口道:“冯兄所言,渐次引入以避漳水浊沙之害,实为稳健之策,在下深以为然。”

“王兄洞若观火,首指豪强滥垦之本,亦令学生警醒。”

“然而在下认为,此事症结,实非‘工法’或‘民源’孰为圭臬,而在如何‘标本兼治’,使之并行而不悖,收事半功倍之效。”

他微微一顿,见众人精神更集中了些,继续说道:

“治河,就如同用药。引漳水是‘猛药’,可解汴河燃眉之急。然猛药用之不慎,反伤元气,如冯世兄忧虑之‘引狼入室’。”

“治本在于约束豪强,此为‘扶正固本’,是王兄所倡良方,亦是长治久安之道。然此非一蹴可就,需十年之功乃至数十载,缓不济急。”

“所以在下以为,可取‘缓疾并用’之策。”

徐修语速不快,条理清晰:“可先行小规模引漳工程于一处险段,引入部分漳水以试其效,观测其对汴河水沙之具体影响。此为其一,谓之‘试验’,风险可控。”

“其二,同步颁严令于河北、河东沿河州县,力行王兄之策,此即‘双管齐下’,试验新工法之时,固本培元之根本大计亦不能停。若此道不通,纵有十处引漳成功,终是抱薪救火。”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了然,徐修实际上还是在做和事佬的工作。

另一处暖阁之中。

“倒是难得,此子甚为通情达理,善为中和。” 薛国太微微颔首,“这徐承哉倒是个温厚圆融之人,懂得好言好语宽解一下这二位锋芒毕露的俊杰……”

薛国太这句话尚未落地,一个温和却清晰的声音再次透过屏风缝隙,稳稳传来。

“其三。”

听到徐修此话,刚刚打算顺着他的话头来缓和气氛的众士子们都是急忙憋住了口中的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下尝闻一种‘束水冲沙’之法。*顽,夲?神¢颤~ ′首.发+汴河既为漕运主道,可在宽浅淤积处,依照地势修筑‘木龙’、‘石闸’,束窄河道,窄处水流湍急,反能冲刷河床淤沙,事半功倍。此法耗资较小,可配合前述二者逐步推行。”

“用河之势,冲其之沙。”

“如此,这三者或可分步施行,亦可择其相适之地域并行。非取一端而舍掉其余方法,实应该兼收并蓄,因地因时制宜,方能解沉疴之疾,使朝廷帑币不致虚掷,黎庶终得安稳。”

“区区浅见,请诸兄斧正。”

话音落下,水榭内一时竟无杂音。

席间众士子皆凝神屏息,陷入了前所未有地深度思索。“束水攻沙”之术,简首闻所未闻。水流本是泥沙淤积之因,怎还能反用来冲沙?

可越是仔细琢磨,众人越是觉得此法或许真得有用。

此法利用河流自己的力量,去除其淤沙,堪称省力且高效,似真有可行性!

而且,此法似乎甚至可用于治黄!

冯京眼中眼中闪过极大的讶异,他叹道:“承哉此论,实在是高屋建瓴,“用河之势,冲其之沙。”实为妙法!愚兄方才之见,失之偏狭矣。”

王回、郑獬等人也纷纷出声附和:“徐兄思虑周全,前所未见!”

“正是!工法、约束并举,并行不悖,再行‘用河之势,冲其之沙’,方是正道!”

坐在角落的王安石,此刻放下了那只看似让他无比专注的蟹酿橙。

他那深沉如古井的目光在徐修身上停留了数息,带着一种审视的锐利和一丝几不可察的震动。

暖阁深处。

薛国太侧耳倾听,暖阁内静得能听见银签划过细瓷碗沿的微响。

徐修那番清晰、辩证又极具操作性的分析透过屏风,一字一句传入内眷耳中。

方才还对冯京赞不绝口的薛国太,此刻脸上的笑意似停顿了一下,随即更深了些许。

她对身旁的晏氏道:“适才我只道冯家儿郎是个中翘楚,未曾想这位范希文的弟子,真真半点不逊色。一番话鞭辟入里,却又西平八稳,听得我这老婆子心里都敞亮。好,真真好。”

她呷了口茶,似乎想到了什么,放下茶盏,转向众人,脸上依旧是那副慈和长辈的样子,笑容和煦地问道:“我老婆子听着这徐家后生极是不错,人才、见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