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49章 《立秋·裴砚之愈后记事》

第49章 《立秋·裴砚之愈后记事》

1 冰魄针锋:秋霜里的君臣劫

卯时初刻,太液池如同沉睡的墨玉,浮起今秋第一片金边梧桐叶。*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风掠过水面,漾开细碎涟漪,揉碎了倒映的宫阙重影。十二名青衣药童踏雾而来,手捧澄澈铜盆,盆中盛满终南山巅采撷的晨露,几瓣金盏花浮沉其间,暗香浮动。女帝沈知白静立阶前,肩披一件玄色冰凌甲。那甲胄乃北境极寒之地的贡品,甲片薄如蝉翼却坚逾精钢,此刻正随秋凉自发凝结霜花,细密的冰晶在破晓微光下闪烁如揉碎的星河。更奇异的是,甲片起伏的节奏,竟隐隐应和着殿内一丝微弱而艰难的呼吸。

殿内青玉案前,太医令跪坐如松。案上陈设十二卷《黄帝内经》前朝孤本残卷,书页泛黄,以银箔为签,其上以蝇头小楷标注着历代御医的批注心得。他正以一方西域火浣布仔细包裹银针针尾——那布匹出自火山熔岩边缘,遇烈火而不焚,此刻散发着淡淡的硫磺气息。只见他屏息凝神,指尖稳如磐石,银针轻颤,如笔走龙蛇,精准刺入裴砚之腕间三阴交、内关、神门诸穴。针尖游走间,竟似在皮肉上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经络虚影!每一道被银针点亮的脉络,都在烛火映照下隐隐透出青蓝之气,丝丝缕缕,寒气逼人。若有精研古法的杏林圣手在此,必会骇然失色——这针法走势,分明暗合早己失传的《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的“引星归元针”!

裴砚之斜倚在填满南海鲛绡与天山雪莲的软枕上,这些稀世珍物也未能暖回他唇上那抹刺目的霜白。他忽而低咳,喉间滚动,竟咳出半片指甲盖大小的冰晶!那冰晶剔透如最纯净的水晶,内里却赫然封存着半张焦黑卷曲的图纸,线条凌厉,分明是某种精巧火器的构造图!边缘焦痕犹新,似被烈焰舔舐过。他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案沿,那紫檀木案沿上阴刻着细密的周天星象图纹。

“咳…咳咳……”他嗓音沙哑如砂纸磨砺,“臣这寒热交攻、淤毒难清的病症,倒与陛下推行的新政…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气息微弱,字字却如冰锥。

女帝闻言,眸色骤然一沉,似寒潭投石。她探手,毫不迟疑地碾碎那枚蕴藏机密的冰晶!“喀嚓”一声脆响,晶粉簌簌飘落,竟不偏不倚,洒在案头一方景德镇御窑特供的《耕织图》青花瓷版上。细腻的釉面上,描绘着七十二幅农桑场景。此刻,晶粉如墨,沿着农夫弯腰插秧的沟壑、妇人纺纱的丝线,诡异地蜿蜒勾连,最终在陇西道屯田区域,勾勒出一道清晰而扭曲的边界!那线条,恰似一道无形的裂痕。

“寒热相激,方见真章?” 沈知白冷笑,笑声如金铁刮擦,袖中一串殷红如血的朱砂串珠因她动作碰撞作响,“那便让清河崔氏,来做这味药引!” 话音未落,她广袖一拂,玉管朱笔己饱蘸墨汁——那墨乃陈年松烟混合南海犀角粉,研磨百日方成,墨色沉郁,异香暗蕴。笔走龙蛇,一行铁画银钩的朱批跃然于素绢之上:“今岁秋税,停征粮银。(`[看(_书¤屋§小{说?网%- )′免|)&费`÷阅#?读ˉ}各州府按户征缴《九章算术》解题卷。错答三题者,田亩充公,家产籍没!”

“陛下!” 一首沉默立于阴影中的裴砚之,腰间一枚蟠螭纹古玉的墨绿流苏无风自动,发出细微的嗡鸣。他强撑病体,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洞察,“崔氏世代治《九章》,其家学可溯至汉相张苍。此策……恐难动其根基,反伤寒门元气。” 他每说一句,唇色便白一分,额角渗出细密冷汗。

殿外忽有劲风卷过,槛窗上悬着的青铜风铃叮咚急响,搅碎一室凝滞。

女帝执笔的指尖几不可查地一顿,案头烛火随之摇曳。她忽而轻笑,笑声中淬着冰冷的锋芒:“根基?” 她拾起太医令方才用过的一枚银针,针尾缀着米粒大小的白玉算珠。“沈卿可知,陇西麦田缘何岁岁歉收?” 不待回答,针尖己如毒蛇吐信,精准地挑向青花瓷版上那片象征陇西沃土的麦浪纹饰!

“嗤啦——!”

釉彩碎裂的微响令人心头发紧。针尖所过之处,金黄的麦穗图案竟被生生剥落,露出釉下暗藏的玄机——赫然是一幅以青花钴料勾勒的精密连弩分解图!弩机结构之奇巧,远超兵部武库所藏!

“崔家佃农交上来的算题,” 女帝的声音如同淬了冰,“答案永远是‘亩产一石八斗’!可朕的暗卫,折了三根肋骨,才从他们谷仓地底,挖出这新造的杀人利器!” 她指尖点着那冰冷的弩机图,眼中杀意如沸。

“呃——噗!”

裴砚之猛地弓起身,剧烈咳嗽起来,指节死死攥住身下锦褥,绣工精美的缠枝莲纹被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