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7章 丹青为证

第7章 丹青为证

倏地亮了起来,刚才谈论朝政的锐利尽数化作了纯粹的期待,转头看向侍立在亭外的尚食女官,“可是荷香?朕仿佛闻到了…荷叶糯米鸡的香气?”

尚食女官连忙躬身,脸上带着笑意:“陛下圣明!尚食局新采了西苑头茬最嫩的荷叶,裹了瑶柱、火腿、冬菇与上等江米,用文火蒸了足有两个时辰,此刻刚出蒸笼,正待呈上。”

“快!快呈上来!”沈知白的声音里带上了毫不掩饰的雀跃,方才指点江山的女帝瞬间变成了馋嘴的饕客,还忍不住舔了下唇,“还有,朕记得库里还有去岁岭南进贡的荔枝蜜?取一小碟来,蘸着吃想必更妙!程卿,崔卿,你们也尝尝,这糯米鸡的火候,可是尚食局一绝!”

程砚秋看着陛下瞬间转变的气场,终于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林墨棠感慨道:“林大人,下官有时真是…跟不上陛下的心思。方才还是雷霆万钧,转眼便是…嗯…食指大动?”

林墨棠看着女帝盯着亭外翘首以盼的侧影,忍俊不禁,也压低了声音:“程大人,这或许便是陛下深不可测之处?心思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过…跟着陛下,至少这口福,是断断少不了的。”他话音刚落,浓郁诱人的荷叶清香己随着夜风,更加霸道地弥漫开来。

画里乾坤

更漏迢递,铜龙吐水己过子时。御书房内鎏金鹤形灯吐着幽幽青焰,将女帝单薄的身影投在椒泥粉壁上,恍若一幅水墨写意。沈知白卸去九凤衔珠朝冠,解了蹙金绣云龙纹腰封,只着月白绫缎中单,广袖用银线暗绣着《雪溪图》纹样,随她俯身查勘的动作在烛光下时隐时现。赤足踏过金砖,足踝上悬着的错金铃铛竟不闻声响——原是铃舌早被丝绵裹住,怕惊扰了夜读。

案上《千里江山图》摹本在宫灯下泛着幽蓝微光,绢本上青绿山水似要破卷而出。女帝纤指忽悬在画中某处峡谷上方,甲尖映着烛火一点朱砂红。那里有道比发丝更细的墨线断裂,寻常人只当是画师羊毫分叉所致。

"陛下,三更梆子响过了。"大宫女青黛捧着定窑白瓷盏近前,盏中参茶腾起袅袅白雾,"您寅时还要临朝..."

沈知白恍若未闻,葱管似的指尖沿着那道断裂徐徐游走,忽然蘸了朱砂在旁批注。青黛识趣地噤声,却见女帝猛然抬首,眸中精光乍现:"取《水经注》来!要宋刻孤本江南道卷!"

当青黛捧着檀木书函回来时,正见裴砚之如青松般静立在湘竹帘影里。这位掌画影卫的侍郎永远站在光影交界处,玄色官服上的暗纹竟是《寒林独钓图》——据说能隐去身形于任何背景。他目光凝在女帝散落肩头的一缕青丝上,那发丝随着主人急促的呼吸微微起伏,恍若宣纸上洇开的淡墨。

"裴卿且看。"沈知白突然以银簪挑起灯芯,火光骤亮处,典籍上的河道图与画中山水竟在空中交织成经纬。她指尖点着那道断裂:"去年工部奏称'天生桥乃天堑变通途',可画中此处水流本该自西向东,如今却成了自东向西!"

裴砚之瞳孔骤缩。他太熟悉这种神情——三年前女帝发现盐税漏洞时,眼中也是这般灼灼光华。果然下一刻朱笔如剑出鞘,在奏章上划出淋漓轨迹:"即刻派画影卫暗查,朕要看看这改天换地的神通,吞了多少河工银子!"

交接奏章时,他指尖不慎擦过她手背。那肌肤因亢奋而发烫,惊得他急退半步,却撞翻了案头青玉笔山。沈知白忽然轻笑,从鎏金暖笼里取出油纸包:"且慢。这是用云茯苓和松子粉蒸的软糕,你带着路上垫胃。"见他怔忡,又补了句,"比不得三年前那碗小米粥,但胜在耐放。"

裴砚之喉结滚动。原来她记得,记得那个雨夜他呕血染红宫阶,记得她亲手熬粥时烫红的指尖。他郑重接过,油纸包上犹带她掌温。

窗外忽有夜鸦惊飞,原是女帝拍案力道太狠,震落了檐角铜铃。那铃铛坠地竟碎成几瓣——内里早被蛀空,只余一层鎏金皮壳。沈知白冷笑:"好个'金玉其外'。"这话也不知是说铃铛,还是那些蛀空国库的蠹虫。

《西园夜话》

三日后,西园凉亭。

程砚秋抱着一摞《朱云折槛图》摹本匆匆穿过回廊时,袖中的手还在微微发抖。这三百幅摹本是他三日不眠不休的成果,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女帝命令的困惑与敬畏。月光如水,将西园的花木镀上一层银辉,远处荷塘泛起粼粼波光,恍若梦境。

"陛、陛下?"年轻御史在凉亭前猛地刹住脚步,结结巴巴地站在原地。

荷塘边的身影闻声回首,月光在她睫毛上洒下细碎的银粉。沈知白——大周朝第三位女帝,此刻正弯腰撩着衣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