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4章 墨龙图故事

第4章 墨龙图故事

沈知白的声音陡然转冷,像是数九寒天的冰棱,"三日前己经决口。"她说着,指尖在画上轻轻一划,那动作优雅得仿佛在抚琴,却让满朝文武都感到一阵寒意。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大殿。裴砚之看见王珩的脸色瞬间惨白,李晏的胡须不住颤抖,而站在文官首列的杨廷和次辅,右手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他紧张时的小动作。那玉佩是上好的和田青玉,上面雕刻着精细的云龙纹。

"陛下!"王珩扑通跪下,膝盖撞击金砖的声音在大殿内格外清晰,"老臣昨日才收到汛报,明明..."他的声音己经开始发抖。

"明明奏报上说堤防稳固?"沈知白从袖中取出一封奏折扔在地上,那奏折的封口处盖着开封府的官印,"这是开封知府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折。决口处发现的麻袋,装着泥沙充作糯米灰浆!"她忽然指向画上一处驿站标记,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而这段官道上的望海驿,近半年有十七批'修河物料'经此转运。"

裴砚之瞬间明白了女帝的用意。《千里江山图》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标注了全国驿战要道的机密地图!那些朱砂标记,分明是女帝亲手绘制的物资流向图!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些红线,看到它们最终都指向了几个关键的节点。

"裴砚之。"沈知白突然点名,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为之一静。

"臣在。"裴砚之出列时,听见身后传来几声意味不明的冷哼——他这个刚提拔的刑部侍郎,在朝中尚无根基。那些冷哼像是毒蛇吐信,带着明显的敌意。

"你即刻前往望海驿,彻查这批物料的去向。"沈知白说着,从案上取过一本奏折递给他,"带上这个。"她的眼神意味深长,像是暗夜中的烛火,既明亮又难以捉摸。

裴砚之双手接过,指尖触到奏折封口处的火漆时心头一跳——漆印上的龙纹,竟与三日前他在扬州码头截获的那批私盐箱上的标记一模一样!那批私盐的案子至今未破,没想到线索竟在这里等着他。

"臣领旨。"他低头时,余光瞥见杨廷和的玉佩突然停止了晃动。那位向来沉稳的次辅大人,此刻正用一方丝帕擦拭着额角的汗水。

退朝钟响起时,沈知白最后扫了一眼群臣,那目光像是能穿透每个人的伪装:"黄河水患,关乎百万生灵。朕不管这八十万两银子进了谁的腰包..."她轻轻抚过画上朱砂标记,指尖染上一抹刺目的红,"总要有人,用血来还。"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来。

当裴砚之退出奉天殿时,发现自己的后背己经湿透。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驱散不了那股寒意。他悄悄展开那本奏折,里面夹着一张薄如蝉翼的桑皮纸,纸上画着一幅简易路线图,终点标注着三个小字:

景安斋。

那是杨廷和在城南的别院。裴砚之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终于明白女帝为何要在这个时机拿出《千里江山图》了——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黄河水患的朝议,更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而他现在,正站在蛛网的边缘。

2 墨龙点睛

酉时三刻的紫宸殿,沉水香在青铜鹤炉中静静燃烧,袅袅青烟在殿内盘旋,将雕梁画栋都笼上一层朦胧的纱。殿角十二盏鎏金宫灯次第点亮,映得殿中金碧辉煌,却照不透御案后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

沈知白斜倚在龙纹软榻上,指尖一枚岭南进贡的荔枝在烛光下红得妖艳。她漫不经心地用染着丹蔻的指甲划开果壳,鲜红的汁液顺着雪白指尖滴落在案头宣纸上,恰好晕染在一幅未完成的《墨龙图》上——那墨龙腾云驾雾,鳞爪飞扬,仅剩右目尚未点睛,却己透出摄人心魄的威势。

"陛下,裴大人求见。"掌印太监刘安躬身立在珠帘外,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沈知白没有抬眼,只是将荔枝肉送入口中,甜腻的汁水在唇齿间迸开:"宣。"

裴砚之踏入殿内时,带进一缕带着夜露的凉风。他玄色官服下摆沾着泥点,腰间佩剑虽己解下,整个人却仍像一柄出鞘的利剑,连殿中浮动的沉香都被他周身肃杀之气劈开一道裂痕。当他单膝跪地时,袖口不经意露出一道新鲜的刀伤,血迹己经凝固,却仍透着几分狰狞。

"望海驿查清了?"沈知白问得随意,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与殿外更漏声奇异地合拍。

"查清了。"裴砚之从怀中取出一本账簿,羊皮封面己经被雨水浸得发皱,"十七批防汛物料,有十二批被调包。负责转运的驿丞己招供,幕后主使是..."

"景安斋。"沈知白截断他的话,指尖荔枝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