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4章 墨龙图故事

第4章 墨龙图故事

1 紫宸点朱

五更三点,钟鼓司的报晓鼓穿透重重宫墙,惊醒了沉睡中的皇城。·x\4/0\0?t!x·t*.?c`o,m′那鼓声先是在奉先殿前的广场上回荡,继而穿过乾清宫的飞檐斗拱,最后化作一缕余音,消散在御花园的假山叠石之间。

沈知白在十二对鎏金铜鹤宫灯的映照下睁开双眼。那灯盏中燃烧的是南海进贡的龙涎香烛,火光透过薄如蝉翼的琉璃灯罩,在寝殿的紫檀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帐外值夜的宫女立刻屏住呼吸,捧着金盆的指尖微微发颤——女帝晨起时最忌声响,上个月就有一个新来的宫女因铜盆落地而被贬去了浣衣局。

"什么时辰?"帐内传来清冷的声音,像是初春时节御河里刚刚融化的碎冰。

"回陛下,寅时三刻。"掌事女官轻手轻脚地撩开鲛绡帐,却见女帝早己自行坐起,乌黑长发垂落如瀑,衬得那张不施粉黛的脸愈发素白如玉。那鲛绡帐是用南海鲛人织就的宝物,薄如晨雾却冬暖夏凉,是先帝在世时特意为爱女寻来的稀世珍品。

沈知白赤足踏在波斯进贡的羊绒毯上,脚踝处的金铃竟未发出一丝声响。那金铃内里填着特制的软蜡,是工工巧匠特意为女帝打造的。她走到窗前,推开雕花窗棂。微凉的晨风裹挟着槐花香涌入殿内,远处承天门上的琉璃瓦刚刚染上第一缕晨光,那光芒在瓦片上流动,宛如金色的溪水。

"今日早朝,"她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若有所思,"工部要奏报黄河汛情。"

女官一怔,随即会意:"奴婢这就去取《河防一览图》。"

沈知白却摇头,目光投向窗外更远处:"取《千里江山图》来。"她的指尖在窗棂上轻轻敲击,那节奏竟与昨日暗卫密报中的暗号分毫不差。

当第一声净鞭响彻丹墀时,文武百官己在奉天殿外按品阶肃立。那净鞭是用犀牛皮特制,抽在汉白玉台阶上能发出雷霆般的声响。新任刑部侍郎裴砚之站在五品官队列中,玄色官服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他余光瞥见几位阁老正在交头接耳,而队列最前方的工部尚书王珩,正用绢帕捂着嘴低声咳嗽,指缝间隐约透出一丝猩红——那帕子上绣着精致的兰草纹样,却己经被咳出的血渍染得斑驳。

"陛下驾到——"

随着司礼监尖利的唱喝,沈知白乘着龙辇出现在白玉阶尽头。那龙辇由十六名太监抬着,辇顶的金龙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她今日未戴冕旒,只简单挽了个朝天髻,插一支金凤衔珠步摇,明黄龙袍上绣着的十二章纹在朝阳下流动着暗纹。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怀中抱着的一卷画轴——那画轴的紫檀木轴头上,还留着昨日暗卫传递时沾上的些许泥土。

裴砚之瞳孔微缩——那分明是藏在翰林院的《千里江山图》真迹!他曾在翰林院当值时见过此画一次,那独特的绢本质地和历经百年的包浆,绝不会认错。

"众卿平身。"沈知白端坐龙椅,将画轴横置膝上,"今日先议黄河防汛之事。王尚书。"

王珩出列时踉跄了一下,苍老的面容泛着病态的潮红:"老臣...咳咳...启禀陛下,今岁黄河水势较往年更凶险,河南、山东两地十七处堤坝急需加固,所需银两..."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那折子的边角己经因为反复翻阅而起了毛边。

"要多少?"沈知白打断他,指尖在画轴上轻轻摩挲。

"至少...咳咳...八十万两。"王珩说完这个数字,整个奉天殿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这个数目相当于国库半年的收入,更不用说现在正值青黄不接的春黄时节。

户部尚书李晏立刻出列反对,他的朝服下摆因为动作太大而掀起一阵微风:"陛下!去年两淮盐税亏空,辽东军饷又增,国库实在..."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额头上己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沈知白抬手示意他住口,这个动作让李晏硬生生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女帝缓缓展开膝上的《千里江山图》。当长达三丈的绢本在御案上铺开时,群臣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这幅传世名画上,竟被人用朱砂密密麻麻标注了无数记号!那些朱砂像是血迹一般刺眼,在古老的绢本上勾勒出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路线。

"王珩。"沈知白指尖点在一处朱砂标记上,那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却透着一股凌厉,"你方才说的第十七处险工,可是在开封府这段?"

王珩凑近细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得腰都弯了下去:"正...正是!陛下如何..."他的声音里充满惊疑,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画上的标记。

"这段堤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