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尾崎先生的意思。
你们应该明白。
为什么?
尾崎不说话了。他咬了咬牙,又看了一眼吴仲荣,表情是恼怒而恃强的,他说,这件事我们会弄清楚的。
我们也希望如此。吴仲荣神态自如,平静如水。接下去,他就提出要去现场看看,他说,我们是奉命而来,我认为有必要如此。但尾崎却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他说,我不想任何人打扰我们。
吴仲荣有些遗憾地摇摇头。他说,既然尾崎先生这样坚持,那我也无话可说,我们现在就可以撤走。但我要讲明,这样做的后果,我们将不承担任何责任。说着,他就转身向自己的队伍走去。
但没走多远,那个小个子军官却从后边赶上来把他叫了回去。尾崎阴沉着脸,不大情愿地朝他摆摆手,他说,那好吧,吴先生,你们可以过去,但人不要太多。
出事地点就在一个环形山道的转弯处。这里地势险峻,山道旁是上百米的深沟,高田他们乘坐的汽车就是从这里翻下去的。吴仲荣出发前特地从158师请来两名军医,并把《五湖日报》从事摄影的访员也一起带了来。他们沿着陡峭的山坡下到山坡底。高田乘坐的汽车只剩下一堆黑乎乎的残骸了,看得出汽车在摔下沟后曾起火、爆炸。几个日本人正在现场忙碌着,尸体已被从车内弄出来,摆放在一边的担架上,一共五具,全都烧焦了,难以辨认。一个戴眼镜的日本人正满脸是汗地在那里不停地拍照。没有人说话,气氛显得紧张而压抑。
吴仲荣前前后后仔细察看了现场,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他带来的访员也忙前忙后地从各个角度对现场进行了拍照。之后,他们又循着汽车翻下沟的路线勘查了一遍。吴仲荣注意到路旁一棵大树被撞歪了,树身上留下大面积的刮漆;在离大树不远处,路面上还依稀有一道断断续续约两三米长的挫划印痕,一直延伸到坡下,虽然雨水已将轮胎纹路冲淡了,但仍可看出汽车在出事前曾做过紧急刹车,可惜没有奏效。发现这一点,吴仲荣心里突感一阵释然。拍下来,他一边招呼跟在身后的访员立即拍照,一边提醒日方人员注意此点。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头目模样的健壮的日本人被叫了过来,他不声不响地察看之后,又不声不响地走开了。接着,就有两个日本人走过来取证、拍照,忙活了一阵子。
中午时分,吴仲荣已把现场勘查完毕,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绘制了一张详细的示意图,他还在征得日方同意的情况下,让带来的医生分别检视了几具尸体……整个调查过程一直持续到傍晚,吴仲荣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与搜索队一起返回城里。
朱四早已备好茶饭,等候在那里,看来这是一个意外,吴仲荣饿极了,他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向朱四报告了调查经过。他说,我原先想到过土匪打劫或其他什么原因,现在看来不是这样。
这是一个事故,他最后揩了一下嘴,不慌不忙地总结道。
可以肯定吗?
完全可以。
日本人会不会无中生有?朱四有些担心。
不怕,吴仲荣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我们已掌握了充分的证据。
好,好,朱四兴奋地站起来,搓着手在屋里来回走了两步。天意,他喃喃自语,此乃天意啊。
几天后,一份由吴仲荣起草的证据充足、措辞严谨的报告呈送到了省里。这份报告详述了高田事件的调查经过,并附有各类数据及图示。其要点有三:1.出事地点道路险要,且出事时间天气状况恶劣;2.现场取证可见,汽车坠毁系驾驶失误所致;3.尸检未见车祸以外的异常,结论是:意外事故。
其后,中日双方便围绕高田事件进行了漫长的马拉松似的交涉,双方唇枪舌剑,明争暗斗。日方虽对中方结论极不满意,难以接受,终因事实确凿,无法反驳。于是,这一事件在喧腾一阵子之后,便成了悬案被搁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