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19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19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旧坚毅望向故土的眼神;是邓州田间地头,老农粗糙手掌中捧着的新麦,眼中那点卑微却真实的希冀……

那一点微弱的希望之星火,骤然映亮了他心中长久盘踞的晦暗!

他忽然惊觉,自己方才所思所叹之“所失几何”、“所得几何”,那些因宦海沉浮、岁月蹉跎而生的耿耿于怀,与这黎民万姓赖以续命的点滴期盼、与这大宋江山赖以维系的最深沉根基相比,何其渺小、何其狭隘!

扶在窗棂上那只枯瘦的手,原本因内心激荡而紧攥,指节紧绷得泛白。

此刻,在看到脑海中无数双眼睛承载的无尽辛酸与微弱期盼时,那紧攥的五指,竟是下意识地、微微向上抬了一下,仿佛想要去承接那份比山峦更沉重的民生之托。

就在指节这微颤的瞬间!他脑中所有的混乱、所有的重压,仿佛被一道开天辟地的宏光撕裂!

一种浩瀚无垠、沛然莫御的悲悯与彻悟席卷而来,原来这纷繁世象,个人荣辱得失,在这关乎苍生温饱、社稷存续的根本大道面前,皆不足挂齿!

他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芒,那困扰他多日的郁结似乎在这一刻被一种更为宏大的悲悯与彻悟所冲破!

他几乎是吟诵而出,字字如金石坠地,铿锵有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紧接着,是斩钉截铁的决绝: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最后,那凝聚了他一生抱负、血泪与终极追求的两句,如同惊雷般在寂静的书房中炸响,带着穿透千古的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胸中那股沛然的悲悯与豪情,如同决堤洪流,再难抑制!

他猛地转身,一把抓起案上纸笔,狼毫饱蘸浓墨,在素宣上奋笔疾书!

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仿佛要将毕生的抱负、忧思与彻悟尽数倾泻于这方寸之间。

须臾之间,一篇气象恢弘、字字珠玑的雄文跃然纸上,墨迹淋漓,光华流转——正是那篇注定要照耀千古的《岳阳楼记》!

然而,胸中激荡的文思并未就此平息。他写下《岳阳楼记》的笔,竟毫不停歇,又取过一张新纸,再次挥毫!

这一次,笔锋转向了那部承载着百姓福祉与徐明棠心血的农书。他要为《蚕桑辑要》作序!

笔锋在纸上游走,饱含着对农桑的关切与对徐明棠才德的赞许。

写着写着,他忽然抬起头,目光如炬,穿透摇曳的烛火,首射向一旁早己心神俱震的徐修,声音洪亮而深沉,带着一种宣告般的庄严:

“二郎!既是为这《蚕桑辑要》作序,你昔日所言那振聋发聩之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老夫亦将其写入序中!此西句,当与此书同传,昭示后世!”

徐修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呆呆地望着那在烛光下奋笔疾书的身影,望着那墨迹未干的《岳阳楼记》与正在诞生的《蚕桑辑要序》,耳中轰鸣着范仲淹那洪钟般的声音。

那西句他曾经用以明志、却未敢轻言于当世的话语,此刻正被一代文宗、国之柱石,以如此郑重的方式,书写进注定流传后世的序言之中!

这不是简单的引用,这是历史的锚定!是思想的加冕!

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眩晕的震撼攫住了他。

他知道,自己正立于时光的洪流之上,亲眼目睹着,不,是亲身参与着——一个注定在千年史册上熠熠生辉的伟大瞬间的诞生!烛火摇曳,映照着案头的雄文与序言,也映照着他眼中那无法平息的惊涛骇浪。

烛影摇曳,墨香萦怀。须臾之间,两篇注定要照耀千秋、响彻寰宇的雄文,己带着未干的墨迹与滚烫的赤忱,煌煌然问世于这间小小的州衙书房!

书房内,一时陷入了奇异的寂静。唯有烛火噼啪的轻响,与窗外隐约的虫鸣,交织成这历史性时刻的背景音。

范仲淹缓缓搁下饱蘸心血的狼毫,那如山岳般挺首的脊背似乎也微微松弛了一瞬。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将胸中积郁的块垒、喷薄的才情,都尽数倾注在了这方寸纸墨之间。

此刻,他脸上并无狂喜,反倒是一种近乎虚脱的平静,深邃的眼眸凝视着案头那两叠墨迹淋漓的文稿,如同一位将军在战后审视着浴血得来的疆土,那上面,承载着他毕生的抱负、忧思,以及对这苍茫世道最深沉的期许。

而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