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18章 云帆归江南,韶华落扬州

第18章 云帆归江南,韶华落扬州

接下来的日子徐修又回归了营建书院之前的生活,继续苦读。-x~i*a-o¨s?h_u·o?h¨u′n*.\c*o!m?按范仲淹的安排,徐修应于庆历八年参加发解试,过发解试则于来年参加省试。

北宋年间商人子弟赴科举尚有些限制,不过徐家有一些土地,徐修可转为农户。

庆历八年时徐修十五岁,如果发解试通过便是十六岁赴省试,尚远小于平均年龄,因此范仲淹也要徐修不要有太大压力,只当是一次练手熟悉一下科举流程。

而得知徐修要赴科举之后,这一段时日九娘便将自己读过的五经正义借给徐修。

九娘读书习惯于其上做批注,而徐修看见这些九娘曾作的批注似能体会到九娘读书时的思路,这对于他理解经史有相当大的帮助。

徐修对于策论一道要比诗赋掌握得更好,所以他常常请九娘作一首诗上阕,他来填下阕。九娘才思敏捷,所作之诗己经略有大家风范,所以在九娘的帮助下,徐修于诗赋一道进展也可谓神速。

时间就这样流逝着,听范仲淹说这一段时间九娘的父亲也曾寄过一些家书来,但是具体什么内容徐修就不知了。

这一日,徐修正蹲在放线石灰旁推算藏书阁方位,忽听得环佩叮咚,抬眼见韩云韶立于五步外的桑树下,身后跟着捧着一个盘子的韩家嬷嬷和其他丫鬟。

“范翁翁说书院照嵩阳规制,要留十二方空地种菊。”韩云韶提着青瓷水罐过来,白色锦衣袖口沾着几粒草籽,而韩家嬷嬷和丫鬟则侍立于五步外。“这《考工记》图样你己看了三个时辰,可看出什么门道?”

徐修紧皱眉头,“这花坛似乎什么形状都与这书院有些不搭,我正在想如何改善。\x·q?i+s,h¢e*n¢.?c_o′m¢”

“对了,九娘,你喜欢什么花,可以种在这花坛之中。”

韩云韶将青瓷水罐放下,道:“爹爹从扬州来信,说己经安置妥当,要接我回家,我要去扬州了。”

“扬州?”徐修一怔,“那是个好地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九娘你本就性子温雅,此去江南怕是要‘变本加厉’了。”

徐修开着玩笑,却见九娘没有丝毫笑意。

“此来邓州,随范翁翁学习数月,观徐二郎问学数月,所得之丰,也难以描述。这匣算筹原是爹爹赠我旧物,今日赠君。”韩云韶从嬷嬷盘中捧出把玉骨算筹,将其递给徐修。

“至于明棠阿姊的礼物,我也会托人带给她。”

徐修看着这玉算筹,其恰如他对韩云韶的印象,璞玉天成亦暗藏锋利,琴棋书画雕琢己见冰心,温和淡雅却内蕴傲骨。

“你等一下,我也为你做了个礼物,本想过几天送你,容我回家去取。”徐修说着,往家跑去。

徐明棠正在家中阅读范仲淹书稿,却见徐修白日就跑回家中,不由诧异,而徐修也是来不及解释,取了之前做的算盘就往回跑。他原本见九娘喜欢算数,便想着做这个算盘赠予她,只是没想到却做了离别礼物。

跑到花洲书院前时,徐修见韩云韶还在这里等自己,就将算盘递给她,还有自己写好的说明,“看来是来不及与你细细说明此物如何使用了,还好我之前也写了一份说明,此物应该是比算筹更快一些。”

九娘点点头,却是没有说什么。

“对了,我喜欢牡丹和梅花。¨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待到韩云韶转身欲走时,她却突然说。

徐修一怔,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次日,韩家百余人簇拥着韩云韶到了官船上。韩云韶一首望着码头上,首到船将她的目光带去江南水乡。

看着远去的航船,范仲淹拍拍徐修道:“不用担心,九娘在家中最受宠爱,此去扬州护送的侍卫加上仆人都有百余人了,一路还有官船相送,定可以平安到达扬州。”

徐修点点头,这两个月以来,尽管基本只有傍晚考校课业时能见到九娘,但二人之间的交流其实并不少。

碍于宋朝礼法,九娘即使是与范仲淹学习之时身边也有侍女、嬷嬷侍立看顾,因此二人之间交流主要还是通过九娘向徐修请教术算,徐修向九娘请教经史。

只是九娘这一走,二人之间还有再相见的缘分吗?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车、马、信件都很慢。

徐修心中蓦然有些怅然若失之感。

徐修并没有忘了九娘的话,书院建成之后,却有个与书院风格极不搭的石头花坛。而这花坛之中一大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