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11章 糖霜映韩,青衿遇范

第11章 糖霜映韩,青衿遇范

己有多久没这般放松过了。这几年来,当初跟着自己要变法兴国的同僚们,尽数被贬出外。

欧阳修被贬到滁州,韩琦被贬到扬州,自己也是先被贬到邠州,后又来到这邓州。

去扬州之前,韩琦写信托自己照顾他最宠爱的女儿韩云韶:“蒙圣恩移镇扬州,然九娘齿稚体弱,不堪江淮烟瘴跋涉。万般无奈,惟将此膝下明珠暂托于兄台膝下,兄德被西方,必能庇此弱质,使琦无此忧矣。”

韩琦信里说的意思就是扬州太远,且江淮湿热,韩云韶年龄又太小,所以将九娘托给范仲淹照顾。

此外,信里还说,这是因为此行太过匆忙了,等到韩琦在扬州安置下来,再将九娘接回去,因此只是暂时将九娘托付给范仲淹几个月。

夏竦得知韩琦托女于范时,还让谏官弹劾了一通,幸而官家掷奏章曰:“此乃韩卿泣血之托,勿复言!”

之前在京时范仲淹就常听韩琦说起自家这个女儿如何如何聪慧,如何如何体贴。此次韩琦将九娘托付于他,应该不只是担心九娘不适应长途跋涉。

听韩琦说九娘虽是女子,却长于文学,很有天赋。所以他也想让九娘跟着自己学习一段时间。

而事实也是如此,九娘非常伶俐,也非常喜欢读书。自己闲暇之余就喜欢给九娘讲一讲史书上的各种故事,九娘也常常能举一反三,二人便如亲爷孙一般。

有这样一个聪慧可爱的小孙女在身边,范仲淹感觉一连被贬的郁闷之气都舒缓了几分。

买了糖人后,范仲淹见韩云韶只闻不吃,不由好奇“九娘,为何你只闻这糖人而不吃呢?”

韩云韶指尖轻抚晶莹糖人,手上却沾到些许糖霜。她将手指含入口中:“范翁翁请看,这糖人经火熬炼方得形神,若急急咬碎,只能甘甜一时,甜未沁入心脾,却己失了滋味。而'饴糖凝百日不化其香',九娘留此甘芳,却能享百日。”

范仲淹笑道:“痴九娘,这糖人岂能真留百日,还是趁现在味最甘吃了,否则将来只能空留遗憾喽。”

听闻此言,韩云韶眨一眨眼睛,道:“范翁翁,九娘还是认为‘忍得方寸清欢,方能品出千秋至味’,此外,《礼记》云'甘受和,白受采',慢慢品此甘味,才能留于心中,调和百味。”

“你这九娘,小小年纪道理却是比我这个老头子还多。”范仲淹笑着道,“可事事并非绝对,有时也需要权衡,小九娘,你不妨好好想一想,三日后再告诉我你的想法。”

听闻此言,九娘陷入思索之中。

范仲淹牵着韩云韶的手,慢慢在这集市中东逛逛西看看。他很喜欢这种热闹的地方,忧君、忧民向来是他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

卖蚕种的小贩“买三送一”的吆喝混着蒸糕铺新揭笼的甜香,三个甩了棉帽的蒙童,脸蛋冻得通红,拿着吃完糖人剩下的小木棍在地上积雪上画来画去。

布庄前桃红缎子显得格外鲜艳,“汴京描金福字!欧阳学士亲笔春联!”货郎十分大力地叫卖着,喊出的话却十分令人不相信。

屠户的案板前己垒起小山似的年猪肉,膘子上盖着“五谷丰登”的红戳,街角积雪堆里不知谁插了支红梅,梅花旁是一个小摊子,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位看起来十多岁的少年,以及相当多的书。

范仲淹向来嗜书,看到一位十多岁少年卖书也是不由好奇,便径首走了过去。

徐修正看着《毛诗正义》,这是主要由汉毛亨、郑玄等人给诗经做的注,是当前最主流注本,后欧阳修作《诗本义》批评郑玄的注强加附会,虽然这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讨论,但是科举依然以《毛诗正义》为纲。

徐修现在的水平还远不够去研究欧阳修等人的争执,只能先学习以充实自己了。

正看得入迷,徐修忽然注意到一行人站到自己面前。

他抬头看,发现是一位穿旧布衣的老者,牵着一位看起来很是富贵的和自己差不多的大的女孩,一位背着包袱看起来像是仆人的老者,一位面色凌厉似侍卫的青年人,一位看起来很警惕的嬷嬷。

真是一个奇怪的组合。

“小郎君,你这书是怎么卖的啊。”老者笑着开口,随手翻着摊子上的书。

“老丈您是要什么书?”徐修问。

“你看看我这孙女读什么书合适。”老者道。

徐修看着女孩,她神色淡雅,面容恬静,有着饱读诗书的气质,竟是与徐明棠有些相像。“可她看起来才跟我差不多大。”徐修心想。

“您的千金看起来应该是读了不少书吧,我这未必有您能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