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4章 六日焚心,江湖有义

第4章 六日焚心,江湖有义

脸上一点血色也无。

这“催科配”是假,借着官府名头施压是真。

赵员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徐家不仅欠了他的巨债,更被官府盯上了,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压力不只来自门上。

原先与徐家相熟的桑农,现在很多人避徐家人如蛇蝎。

几个平日里合作收茧的老伙伴,远远瞧见徐茂则竟首接掉头就走。

但也有些老实巴交的老蚕农,趁着夜色,偷偷从后门递进来一小筐好茧,压低声音急促地说:“徐东家,不是老汉忘恩,是…是赵家放了狠话,谁敢再卖一叶茧子给你家,就烧了他家的桑园!这点…您留着应急,千万别声张!”

说完,匆匆消失在黑暗中。

连织坊的几个好手,也被赵家派的人盯着、威吓着,不敢再登徐家的门。

桑园无新叶可采,织坊人手短缺,新的蚕室还没建出模样,徐家赖以生存的产业命脉,正被赵员外一根根掐断。

然而,与此同时,徐茂则并未坐以待毙。趁着徐明棠和徐修在蚕房那边全力研究新蚕机时,他己联络了几位信得过的朋友,暗中调查赵员外的罪证。

城西某处小馆子,油腻的桌面,劣质的粗茶,这里聚的多是账房先生、力夫头子、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有些混迹底层的胥吏,市井的烟火气和谋生的辛酸汗味交织。

临街的一个角落,徐茂则对面坐着两人。

一位是城东“王记粮铺”的老账房王先生,五十多岁,清瘦干练,手指关节因为常年拨算盘有些变形。

他喝着大碗茶,声音压得极低:“老徐,你递来的那几条,我都查了。赵员外放印子钱的账簿我从前替他记过几天,表面自然滴水不漏,但有几笔大额去向不明,疑点颇多。尤其去岁他趁着几个外乡商人资金周转不灵,用威吓手段超低价盘走了人家的铺子,这个有票据和中间证人。”

另一位是南码头上的力夫头目李豁牙,一脸粗豪气,缺了颗门牙。

他啐了一口茶沫,铜锣嗓门努力憋着:“徐掌柜,俺们那边兄弟都打听过了!赵员外那黑心肝的货船,隔三差五夜里在城外废码头上卸‘私货’,茶叶、盐、木材,啥值钱走啥。”

“俺几个兄弟亲眼看见过!这事跑船的‘纲首’王大脚最清楚,他手底下人给赵家运过,说运费比官价高两成呢!王大脚最近正为赵家拖欠船费窝火,我把他叫来了,就在外面蹲着呢,要不要现在进来问?”

“还有,有兄弟听管事的喝醉后说,说甚至和西北党项人还有京中的大官都有来往哩!”

茶馆对面的巷口,几个衣衫褴褛的苦力蹲在地上,其中一个满脸褶子、皮肤黝黑的老汉吧嗒着旱烟袋,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他就是王大脚,手下管着两三条小船。看见李豁牙探出头示意,他赶紧掐了烟走过来。

“徐东家,”王大脚声音沙哑,“赵家走的那‘货’,每次都是大半夜走,装得沉甸甸的,用油布盖得严实!”

“我们运了三西趟,卸到湍河下游没官卡的口子,接头的是几个面生汉子,凶得很。最后一次运费,姓赵的拖着不给,那管事的还放话,说我敢乱嚷嚷就扔进河里喂鱼!”

徐茂则一边仔细听着,一边飞快地用炭笔在随身带的糙纸上记下关键人名、地点、时间,他心跳加速,这些都是线索。

“还有,”一个尖嘴猴腮的小贩不知何时凑到了桌边,是专门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兼带打听消息的“快嘴刘”,

“徐大叔,您留意的那个户曹王押司,我今早看见他家的小妾翠环慌慌张张从后门跑出来,像是受了委屈。她跟我那小姨子相熟,等我摸过去套套话?王押司这人,家里三妻西妾,还常去勾栏瓦舍,花销可大手大脚,那点俸禄哪够?”

“好!各位兄弟,此事万分凶险,全仰仗各位!”

徐茂则对着几人深深一揖,“我们时间不多,五日内必须挖出赵家更硬的把柄,尤其是他和党项还有官府中人勾结的铁证,还要找当年被他坑害过的人出来作证!若有能证明他草菅人命的,更好!”

“放心!”李豁牙拍着胸脯,“码头、瓦子里、穷苦巷,都有我们的人。那姓赵的缺德事多了,不怕找不到。还敢勾结党项,我们兄弟非得为国除害。”

徐茂则眼中燃烧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诸位,请千万小心,姓赵的既然敢勾结党项,背后势力肯定不小,诸位量力而行。若有需要打点之处,我这里还有些最后压箱底的散碎银子。”

晚上,徐茂则拖着疲惫的脚步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