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踏入总统府时,脸上挂着礼节性的微笑,眼中却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咸.鱼?看,书- _首!发/
会客厅内檀香氤氲,却掩盖不住剑拔弩张的气氛。
"大总统阁下,"
日置益微微欠身,声音却冷若冰霜,
"贵国军队公然破坏南满铁路,莫非是要与大日本帝国开战?"
他刻意顿了顿,指尖轻叩茶几,
"还是说...贵国打算加入同盟国,与协约国为敌?"
袁世凯面色不改,手中茶盖轻刮杯沿,发出细微的脆响。
他深知对方话中有话。这是在暗示民国政府的外交立场。
日置益忽然话锋一转,压低声音道:
"大总统应该记得《二十一条》..."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室内温度骤降。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
"只要在炸轨事件上给帝国一个满意的交代,我们对阁下称帝之事...自然会继续支持。"
袁世凯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恢复平静。
他放下茶盏,不疾不徐道:
"公使阁下多虑了。此事纯属地方误会,我袁某人定会给贵国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场暗藏机锋的会谈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日置益离开时,总统府的青砖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袁世凯站在窗前,望着远去的马车,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墈`书\屋. !无.错`内?容,
他知道,自己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一边是日本的威逼利诱,一边是国内的民意沸腾,还有德国在暗处的虎视眈眈。
这场由铁轨引爆的危机,正在考验着他的政治智慧。
……
日本公使的马车刚驶离总统府,德国驻华公使保罗?冯?欣策的座驾便己停在朱红大门前。
这位日耳曼外交官步履匆匆,黑色外交礼服的下摆在大理石台阶上翻飞。
"尊敬的总统阁下,"
欣策开门见山,浓重的德语口音中透着急切,
"德意志帝国愿全力支持贵国收复山东权益。"
他俯身向前,压低声音:
"甚至在东北问题上,我们也可以协助贵国驱逐日本势力。"
袁世凯摩挲着案头的青玉镇纸,眼中闪过一丝意动。
欣策见状,立即乘胜追击:
"只要贵国加入同盟国,这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会客厅陷入短暂的沉寂,只有西洋座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
袁世凯的目光扫过墙上的巨幅世界地图,欧战前线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德军番号,但西线战事显然己陷入胶着。
"公使阁下的诚意令人感动,"
袁世凯缓缓开口,"但恕我首言..."
他轻叹一声,"贵国目前自顾不暇,这些承诺恐怕难以兑现。\s\h~e′n*n\v~f\u+.\c.o?m+"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协约国势大,我国又内忧外患..."
欣策急切地想要争辩,却被袁世凯抬手制止:
"我国南方乱党未平,此时对日开战无异于自取灭亡。"
他站起身,语气坚决:
"请转告贵国皇帝,中国仍需保持中立!"
送走失望的德国公使后,袁世凯独自站在窗前。
暮色中的中南海波光粼粼,却映照不出他内心的波澜!
……
就在欣策公使与袁世凯周旋之际,一场更为隐秘的外交行动正在展开。
德国使馆的侧门悄然打开,一位身着便装的日耳曼男子快步登上马车。
此人正是德国驻华武官马克斯?冯?拉特维茨少校,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东北重镇——西平!
"务必查清这支军队的底细,"
欣策在临行前的秘密指示犹在耳边,
"若有机会,就促成他们与日本人的正面冲突。"
拉特维茨摸了摸藏在怀中的密函,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马车穿过北京城的街巷,向着火车站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德国公使馆的密室里,欣策正在焚毁一份文件。
跳动的火光照亮了他阴鸷的面容。
"该死的日本人,"他用母语低声咒骂,
"趁我们在欧洲分身乏术,竟敢强占山东。"
灰烬中隐约可见"青岛"字样的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