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少爷的疯病越来越重。?我-的¨书!城+ ′追+醉`薪/蟑′結_
王家人请了城里最有名的王道长,在家中设了法坛,桃木剑悬在梁上,八卦镜照得堂屋锃亮。王道长每日念咒画符,黄符贴满了门窗,连门槛缝里都撒了糯米。
起初倒真有些用处。小少爷夜里不哭了,只是眼神发直,整日坐在窗边,对着空院子喃喃自语。王家人松了口气,赏了王道长不少银子,以为总算能压下这邪祟。
可第七天夜里,出事了。
那天子时刚过,王家突然传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刺破了寂静的夜空。住在附近的人说,那声音不似人声,倒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生生冻裂了。
等邻里敢凑过去看时,王家大门敞着,院里的桃木剑断成了两截,八卦镜碎在地上,镜片里映出的不是月光,而是一片焦黑的松针。王道长不见踪影,据说是卷着银子跑了,只留下满地散落的符咒,都被什么东西啃得坑坑洼洼,像是被牙齿咬过。
堂屋里,王家人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不是死了,是吓晕了。只有小少爷的卧房还亮着灯,窗纸上印着个奇怪的影子——一个小小的、蜷缩着的影子,像是个孩子,怀里抱着什么东西,一动不动。
有人壮着胆子推门进去,一股子寒气扑面而来,比数九寒冬的冰湖还要冷。
小少爷坐在床角,背对着门,身子挺得笔直。他没穿外衣,只穿着件单衣,皮肤冻得发青,嘴唇紫黑,却一点都不抖,像是感觉不到冷。
“小少爷?”那人试探着喊了一声。
小少爷慢慢转过头。
他的眼睛瞪得滚圆,瞳孔里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像是冻住了。嘴角挂着笑,不是孩童的笑,是那种成年人的、带着怨毒的笑。他怀里抱着的,是一团乱糟糟的棉花,白花花的,沾着冰碴子。
“棉袄做好了,”他开口了,声音却不是十二岁孩童的清亮,而是尖尖的、细细的,像个小女孩在模仿男孩说话,“可棉花是潮的,不暖和。”
话音刚落,他猛地倒了下去,再也没醒过来。仵作来验尸,说小少爷是被活活冻死的,五脏六腑都结了冰,可卧房里的炭盆明明烧得正旺,炭块还是红的。
王家彻底败了。?y.k*r_s?o~f-t¢..c~o!m+
王老爷、王管家、小少爷,连着三条人命,都没撑过一个月。剩下的家眷连夜收拾了细软,逃离了这座镇子,连宅子都没敢卖,就那么空着,成了镇上孩子们不敢靠近的“鬼宅”。
我以为这下总该结束了。
阿秀姐弟的冤屈,三条人命来偿,够了。
可那天傍晚,我去给阿秀弟弟的坟添土,却发现坟头多了样东西——一件小小的蓝布褂子,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碑前。那褂子看着眼熟,我想了半天才记起,是去年冬天在湖边芦苇丛里找到的那件,当时被水泡得发胀,我本想烧了,又觉得晦气,就扔在了墓园角落的草堆里。
谁把它捡回来的?
我伸手去碰,褂子冰凉刺骨,像是刚从冰水里捞出来的。布纹里还嵌着细沙,和湖边的沙一模一样。
“他说,这件褂子还没干。”
身后传来阿秀的声音。
我浑身一僵,慢慢转过身。她就站在老松底下,月白衫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发间的红线不知何时又接好了,红得像血。这次我看清了她的眼睛,不再是浑浊的白,而是深不见底的黑,像两口深井,映着我的影子。
“阿秀姑娘,”我的声音干涩得厉害,“王家的人都走了,仇……报了。”
“没报完。”她轻轻摇头,月白衫子上的暗红水迹又深了些,“还有人没还账。”
“谁?”
她没回答,只是飘到弟弟的坟前,蹲下身,用手指抚摸那件蓝布褂子。她的手指穿过布料,带起一阵白烟,褂子上的水迹慢慢变干,却留下了一圈圈深色的印子,像是泪痕。
“当年,我弟弟掉进冰湖,不是王老爷推的。”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是王老爷的老母亲,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她嫌我弟弟是个野种,脏了王家的门楣,趁没人的时候,用拐杖把他勾进了湖里。”
我愣住了。
那个老太太?我有印象。去年秋天见过一次,在丫鬟的搀扶下,坐在轮椅上,在墓园外远远地看了一眼,穿着厚厚的锦缎棉袄,脸色比阿秀的鬼魂还要白。她没进来,只是看了会儿就走了,轮椅碾过石子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