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短篇灵异故事汇 > 第201章 血玉(九)

第201章 血玉(九)

水面突然掀起巨浪,无数只手从水里伸出来,抓着那些漂着的画稿往深处拽。周老太的画、前七个的画、林秀的画……一张张往下沉,墨色在水里晕开,染得整片芦苇荡都成了黑色。

最后沉下去的是那张画我的稿纸。我看见水里的“我”正在慢慢撕掉锁骨处的符号,嘴角咧开个诡异的笑——那是我最害怕的:有一天突然忘了他们,忘了周老太的铜铃,忘了张大爷的符板,忘了林秀说“要画完符”时眼里的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不是攥着不放。”陈老太将“渡”扔进水里,画稿遇水不化,反而越变越大,像片浮桥,“是让他们在你心里好好歇着。”

我突然想起林秀寄来的符稿最后一页,她用铅笔写着:“王建军的教案还在旧书摊,李梅的红裙子被改成了小孩的肚兜,张强的薄荷糖纸被收废品的攒成了灯笼——他们都好好的。”

掌心的木盒碎片突然裂开,里面掉出半张泛黄的纸,是周老太男人的日记:“秀(周老太的名字)总说我画的符太凶,该画点软的。她说等这事了了,就去青溪镇,在芦苇荡边盖间小屋,每天叠纸船玩。”

红石子从纸船里跳出来,落进我的掌心。这次它不烫了,凉丝丝的,像块普通的石头。水面上的手慢慢缩回去,黑水里的画稿重新浮上来,顺着“渡”画铺成的桥往岸边漂,每只纸船上的人影都在笑,包括那个红裙女人,她正对着我挥手,脖子上的符号慢慢淡去,变成了朵小小的花。

陈老太突然摘下眼上的黑布。她的眼睛没有瞳仁,只有两个黑洞,像周老太眼窝的样子,却透着股温和的光:“我是第九个。”

我愣住了。

“当年周先生把‘核’交给我保管,”她笑着,眼角的皱纹里淌出些黑水,“我守着宅子等了三十年,就是等个愿意把他们‘渡’上岸的人。”

她的身体慢慢变得透明,像水墨在宣纸上晕开,最后化作只纸船,漂在水面上,船上放着半块血玉,和我背包里的碎片正好能拼成完整的一块。

芦苇荡的黑水渐渐退去,露出底下松软的泥地,泥里埋着无数只纸船,都是陈老太这些年叠的,每只船上都写着个名字,最后一只写着“晓敏”。

我捡起那半块血玉,和背包里的碎片拼在一起。完整的血玉突然发出温润的光,不是之前的诡异红,是像夕阳落在江面上的暖黄。玉里的黑线慢慢舒展开,变成了无数根细细的线,一头连着玉,一头钻进我的掌心,顺着血管往心脏里钻——这次不疼,像有无数只温暖的手,在轻轻握住我的心。

“解符不是画出来的。”陈老太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像风穿过芦苇,“是被记住的人,自己解开的。”

回到青溪镇时,天已经亮了。茶馆老板看见我背包上挂着的血玉,突然瞪大眼睛:“这不是十年前疯了的收古董的身上戴的吗?他说这玉里有画,能看见好多笑脸!”

我摸了摸锁骨处的疤痕,它已经彻底消失了,只在心脏跳动时,能感觉到一阵淡淡的暖,像有无数个人在里面轻轻呼吸。

林秀的短信进来了:“北方的符稿看完了,周先生最后画的不是符,是张全家福,他说‘心正了,什么邪都进不来’。”

火车再次过长江时,我把完整的血玉放进水里。它没有沉下去,反而化作无数只纸船,顺着江水漂远,每只船上都坐着个模糊的人影,正对着我挥手。

背包里的工笔画卷轴自动打开,最后一页多了幅新画:青溪镇的芦苇荡边,有间小屋,门口坐着个姑娘,正在给孩子们讲画里的故事,画里的人都笑着,脖子上没有疤痕,只有阳光落在他们脸上。

画的角落,用朱砂写着行小字:

“完稿了。”

我把匕首和画稿放进背包,起身往车厢连接处走。窗外的江水闪着光,像无数块碎玉在流动。口袋里的木盒碎片轻轻震动了一下,像是在说“往前走吧”。

下一站,是周老太和她男人想去的青溪镇。我要去盖间小屋,叠很多纸船,等着那些还没被“渡”上岸的人。

喜欢短篇灵异故事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