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144 章 随军商人

第144 章 随军商人

十税一。”

盐引这东西,沈万三再清楚不过。当年在张士诚麾下时,他就做着贩卖私盐得买卖。

那时候,一袋粗盐从盐场弄出来成本不过百文,运到缺盐的地方能卖到五贯,翻了五十倍的利!他曾用三船私盐换得的银子,买下了苏州半条街的铺面。

可自从张士诚兵败,朱元璋下了死令,私盐贩子抓到就是砍头的罪,他才不得不把这门生意停了。

如今朱槿说能给盐引,这意味着他能光明正大地做盐业买卖。官盐虽不如私盐利润那般夸张,可胜在安稳,凭着沈家的门路,把盐运到西北、西南那些缺盐的地方,一本万利不在话下。多少商人挤破头想求一张盐引而不得,现在这机会就摆在眼前。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沈万三心里,荡起层层涟漪。盐引啊,多少商人求而不得的东西,凭着这个,就算没了海上贸易,沈家的家业也未必不能再攀高峰。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沈万三心里,荡起层层涟漪。盐引啊,多少商人求而不得的东西,凭着这个,就算没了海上贸易,沈家的家业也未必不能再攀高峰。他望着朱槿坚定的眼神,心里那点不舍,渐渐被另一种念头取代。

沈万三心里打起了算盘,要是成了随军商人,有了茶引和盐引这两样宝贝,那可就不一样了。有了盐引,就能合法售卖官盐,凭着自己的门路把盐运到缺盐之地,利润滚滚而来;有了茶引,在茶马互市中就能占据一席之地,用茶叶从少数民族那里换来战马、毛皮等,再转手倒卖,又是一笔丰厚收益。

不光如此,还能从军中购买士兵的战利品,那些从元兵手里缴获的金银器物、毛皮绸缎,士兵们急于换些现银或粮食,往往低价就出手,转手运到江南,价钱能翻好几番。

而且从边境购买的中原没有的物品,像西域的玉石、毛皮,草原的良马、药材,运到富庶的江浙一带,哪一样不是暴利?这么一算,这买卖可比海上贸易稳妥多了,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沈万三指尖在茶盏沿上轻轻摩挲着,眉头拧成个疙瘩,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二公子,不是草民揣着私心不信您,只是茶引、盐引都是朝廷专营的命脉,您今儿个许了草民这等厚利,日后吴王殿下要……”

话没说完,可那层担忧明明白白地浮在脸上。

朱槿听了这话,忽然朗声笑起来,笑意从眼角漫到眉梢,语气里满是笃定:“沈叔叔这是把心提到嗓子眼了?您瞧,我今儿特意把大哥请来,可不是让他来喝茶得。”

他抬手朝朱标那边一引,眼底闪着狡黠的光,“他可是吴王世子,日后是什么身份,沈叔叔应该再清楚不过。有他当这个见证,您总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吧?”

朱标坐在一旁,听到这儿哪里还能蒙在鼓里。朱槿这小子,今儿拉自己来压根不是春游,分明是看中了自己这世子身份,要借去当块金字招牌作保。

沈万三听着朱标掷地有声的保证,又看了看朱槿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最后一点犹豫瞬间烟消云散,既然决定了依靠吴王殿下这边,那便没必要再瞻前顾后。。

他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对着二人深深作揖:“世子殿下,二公子。海上贸易的生意,我回去立马就停,船只也会尽快清点售卖。随军商人这差事,我亲自带队,保证不辱使命!”

朱槿见他如此干脆,脸上笑意更盛,说道:“沈叔叔果然爽快!关于随军所需的文书,您明日一早让管家带着您的名帖去钦天监下属的勘合司,找一位姓王的主事。我会提前打招呼,让他给您办理‘随军贸易勘合’和‘路引’。‘随军贸易勘合’是证明您随军商人身份的核心文书,上面会注明您的商号、带队人数、可交易物资种类以及随军区域,一式两份,一份您自己留存,一份由军中备案。‘路引’则是沿途通行凭证,注明了您从应天出发至北伐前线的路线,途经各关卡见此引便会放行。”

他顿了顿,又强调道:“这些文书办理起来很快,不出明日午时便能拿到。您拿到文书后,让队伍做好准备,立马出发,争取早日与北伐大军汇合。路上若有什么阻碍,凭文书出示即可,没人敢为难您。”

沈万三仔细记下朱槿的话,再次作揖:“多谢二公子指点,草民明日定当办妥一切,即刻启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