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144 章 随军商人

第144 章 随军商人

随后朱槿对着沈万三说道:“沈叔叔,所以我希望你能将你的海上贸易生意暂停一下。_新¨丸+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

那可是自己最挣钱的生意。沈万三面露难色,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发颤,喉结上下滚动了好几下。

他望着庭院里那棵老槐树,恍惚间回到了三十年前 —— 那时他还是周庄数一数二的地主,家里良田千亩,佃户上百,每年秋收时粮仓堆得冒尖,银子流水似的进账。

可他总觉得守着土地发不了大财,看着刘家港码头那些南来北往的商船,心里像有蚂蚁在爬。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元至正年间那场大旱。田里颗粒无收,佃户们饿得啃树皮,他粮仓里的粮食虽多,却不敢高价售卖,怕激起民变。

恰在那时,一个从南洋回来的船主找他借粮,说愿意用一船胡椒抵账。沈万三看着那麻袋里黑亮亮的胡椒,闻着那奇异的香气,心里忽然亮堂起来 —— 这东西在江南是稀罕物,一小撮就能换半匹绸缎,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于是他拿出十顷良田的地契,换了艘半旧的三桅船,又从佃户里挑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当伙计。

第一次出海去暹罗,船刚过黑水洋就遇上了海盗,他把随身携带的银子和两箱绸缎全扔了出去,才保住一船人的性命。到了暹罗,语言不通,他连比带划跟当地人打交道,用带去的茶叶换了一船象牙和苏木,回程时又被台风刮得偏离航线,在荒岛困了半个月,靠着捕鱼挖野菜才活下来。

回来以后他请了懂航海的老船工画海图,请了会说番语的通事当向导,把家里的土地变卖了不少,陆续添了五艘船。从一开始跟着别人的航线走,到后来自己开辟出新航路,从只敢运些茶叶、丝绸,到后来敢把瓷器、粮食远销南洋、西洋,这才有了如今二十艘大货船、三百多个伙计的规模。·3!3^y!u′e.d·u′.~c~o,m/

那些在惊涛骇浪中死里逃生的夜晚,那些被人算计后独自舔舐伤口的日子,都成了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现在船队每次出海回来,船舱里的香料、象牙、珠宝能堆成小山,这可是他拿祖宗留下的家业拼出来的家底啊。

沈万三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二公子,这海上贸易…… 是我这辈子的心血啊。”

朱槿则是缓缓说道:“沈叔叔,禁海是我爹势在必行的。如果实施禁海之后,您的海上贸易又将何去何从?”

沈万三不语。他不是没想过,可真要放弃,就像要剜掉他一块肉。

朱槿继续说道:“沈叔叔,如果您相信我,就近期将您的船只全部售卖出去。我可以让沈叔叔负责北伐大军的随军商人,等到天下平定,沈叔叔可以在边塞开展茶马互市。虽然不可能将所有茶引分配给您,但是我能保证,到时候分给您的必然不少。”

这茶马互市,与盐引之于盐业一般,茶引便是其中的关键。朝廷对茶叶同样实行专营,要参与茶马互市,必须持有茶引,它是官府颁发的合法经营茶叶贸易、尤其是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茶叶与马匹交易的凭证。有了茶引,才能从指定茶场收购茶叶,运至边塞与少数民族换取战马等物资,整个交易流程都在官府监管之下。

沈万三一怔。随军商人?他倒听过那些跟着军队走的商人,虽然辛苦,可仗着军队的威势,没人敢轻易劫掠,而且军需生意稳当,只要能拿到官府的许可,利润未必比海上差。*秒+蟑,结~暁\税_旺~ `已_发~布′蕞¨歆`蟑,結·

尤其是茶马互市,那可是朝廷垄断的买卖,有了茶引,就等于捧着金饭碗。

朱槿见他神色微动,又补充道:“我可以替我爹做主,如果您成为随军商人,可根据您提供的粮食,为您换取盐引。这盐引,可是官府颁发的至关重要的售盐凭证,在当今盐铁专营的大背景下,是商人合法售卖官盐的唯一依据。”

自宋代起,盐引就己出现,历经数朝不断发展完善。 要获得盐引,商人需先向官府缴纳相应钱款或按要求输送物资,像如今北伐,便可用粮食换取。得到盐引后,商人可凭借它前往指定盐场,按引上所标数额支取食盐,再运至规定区域售卖,整个流程皆受官府严格监管。

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长引销外路,短引销本路,且有着严格的批缴手续和缴销期限,长引一年,短引一季。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的,称为‘引纸’,前卷存根称为‘引根’。

“凭借盐引,您从边疆购买的商品,朝廷只收取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