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91章 招降

第91章 招降

浪。这既是招降,也是试金石。”

一旁的朱槿微微颔首,心中暗自佩服大帅的谋略。

“看来得想个别的法子出去浪了~”

洛阳王府内,七十一岁的阿鲁温正拄着象牙拐杖,在庭院里焦躁地踱步。他头顶的汝阳王冕旒随着步伐晃动,金丝绣制的蟒袍己有些陈旧。昨夜塔儿湾战败的消息传来,脱因帖木儿率残部逃回陕州的消息,让他一夜未眠。

“王爷,吴军使者在城下求见!” 侍卫的禀报让阿鲁温猛地停住脚步,手中的玉如意 “当啷” 落地。

幕僚张仲贤慌忙捡起玉如意,急切劝道:“王爷!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虽在关中与李思齐混战,但他是您的外孙,岂会坐视洛阳危亡?末将愿率死士突围,向王保保求援!”

“求援?” 阿鲁温苦笑一声,指着墙上的军事舆图,“你可知王保保此刻被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西部围困在潼关,自身难保?昨日探马回报,咱们得五匹探马都没能进入潼关城内!”

话音未落,千户刘勇闯入院中,甲胄上还沾着昨夜巡城的露水:“王爷!属下刚从北门来,吴军的火炮己在架设,炮口正对准城门!他们还在城外散播告示,说只要开城,汉人将士既往不咎,蒙古贵族可保留财帛……”

阿鲁温颓然坐在石阶上,手指颤抖地抚摸着腰间的鎏金虎符 —— 那是二十年前元顺帝亲赐的信物。

帐外传来百姓的哭喊声,夹杂着明军 “降者不杀” 的喊话,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

“王爷,三思啊!” 张仲贤扑通跪地,“我等食元廷俸禄,当以死报国!”

“报国?” 阿鲁温望着王府墙外冲天的 “徐” 字大旗,眼中泛起泪光,“元顺帝猜忌王保保,关中军阀互相攻伐,连脱因帖木儿都临阵脱逃…… 这大元,还值得我用满城百姓的性命去报吗?”

此时,阿鲁温想起了王保保前几日送来得密信,信中只有八个血字:“外公自保,甥儿不日来援。” 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所书。“不日……” 阿鲁温攥紧信纸,指节发白,“吴军己兵临城下,这‘不日’是明日,还是下月?”

他猛地站起身,将玉如意狠狠掷向石狮。

“徐达派来的使者是谁?” 阿鲁温声音发紧。

“是…… 左君弼。”阿鲁温瞳孔骤缩,扶着石桌才稳住身形:“开中门,有请。”

他摩挲着腰间虎符,喃喃自语:“左君弼…… 徐达好算计啊。”

片刻后,左君弼在侍从引领下步入王府正厅。阿鲁温亲自迎上前去,脸上堆满笑容,全然不见方才的焦虑:“哎呀,贤弟!多年不见,没想到竟在此处重逢!”

他拉着左君弼的手,热情地引至主座旁的锦榻,又朝侍女吩咐,“快!取我珍藏的西域葡萄酒,再备些烤羊腿、酥油饼来!”

左君弼受宠若惊,连忙抱拳行礼:“王爷折煞末将了。末将此番前来,是奉徐达将军之命……”

“先不谈公事!” 阿鲁温大手一挥,“故人相见,怎能不先叙叙旧?听闻贤弟在汴梁归降明军,可还习惯?”

说罢,他亲自为左君弼斟满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夜光杯中荡漾。

酒过三巡,左君弼终于寻得机会展开徐达的书信。

“王爷,徐大帅久仰您德高望重,特命末将呈上书信。信中所言句句肺腑,只求避免生灵涂炭,保洛阳百姓平安。”

左君弼双手捧杯,恭敬地抿了一口,随即感慨道:“吴王朱元璋礼贤下士,徐大帅更是用兵如神,麾下将士皆愿效死力。自汴梁归附后,末将方知吴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如今吴王顺应天命,吊民伐罪,实乃苍生之福啊!”

阿鲁温慢条斯理地接过,目光在信笺上游移,嘴角笑意未减:“徐将军的美意,老夫心领了。只是这洛阳乃元廷重镇,城防部署、军民安置诸多事宜,容老夫与幕僚们从长计议。三日后,烦请贤弟再来一趟,届时必有答复。”

左君弼立刻起身,抱拳行礼:“王爷思虑周全,末将自当如实禀报徐将军。明日同一时辰,末将准时登门。还望王爷珍重,末将告辞!” 说罢,他后退三步,转身大步离去,靴底叩击青砖的声响在寂静的王府回廊中渐渐远去。

送走左君弼后,阿鲁温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疾步走入密室,幕僚张仲贤、千户刘勇等人早己等候在此。“王爷,难道真要降了?” 张仲贤急道。

阿鲁温冷笑一声:“徐达派左君弼来,打的什么主意我岂会不知?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