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 14章 回乡祭祖(3)

第 14章 回乡祭祖(3)

祭祖仪式结束后,朱标与朱槿缓步来到刘继祖面前。¢u~s^i-p′m~a*x!.¨c¨o+m?朱标抬手示意,身后的侍从立即上前,将沉甸甸的木箱逐一打开 —— 箱内是十锭纹银,每锭都刻着精美的缠枝纹,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旁边摆放着西匹色泽鲜亮的绸缎,有月白、黛青、绛红,皆是江南织造的上等贡品,质地柔软丝滑,花纹繁复精美;另有两盒精巧的玉器,玉镯温润细腻,玉佩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朱标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刘老伯,当年若无您慷慨相助,为我祖父祖母,叔伯提供坟地,我朱家哪有今日?这点薄礼,望您务必收下,聊表我们的感激之情。”

朱槿也跟着行礼,真诚地说道:“是啊,刘老伯的恩情,我们兄弟二人没齿难忘。往后若有需要,尽管派人来寻我们!”

刘继祖看着眼前的赏赐,眼眶泛红,连忙摆手推辞:“使不得,使不得!当年不过是举手之劳,怎能收如此厚礼!” 朱标握住刘继祖的手,坚定地说:“老伯不必推辞,这是我们的心意。您的恩情,我们永世铭记!”

刘继祖这才含泪收下。

离开凤阳后,朱标与朱槿一行快马加鞭,来到滁城。正行间,耿炳文收到传令兵带来的消息。他神色凝重,翻身下马,快步来到朱标面前:“世子,长兴有变,需要我速速回去。” 说着,他转头示意身后,五百士卒整齐列队,“我给您再留下五百士卒,就不护送您回去了。”

朱标神情严肃,深知战事紧急,他伸手拍了拍耿炳文的肩膀:“耿将军,军情如火,你速速前去!务必小心行事,一切以大局为重。” 耿炳文抱拳行礼,翻身上马,带着剩余将士疾驰而去,扬起一路尘土。

朱槿倚在马车窗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窗框的檀木纹理,车轱辘碾过碎石的颠簸,让他又想起史书上记载得耿炳文的一生。

十年如一日死守长兴的坚毅,与晚年被逼自尽的凄凉,像两柄利刃,在他心口反复切割。他望着车外扬起的尘土,朱槿嘴角扬起一丝笑容 —— 若真有机会,定要让朱棣那小子尝尝耿炳文的拳头,为这位忠良老将讨回公道。

史书记载,朱棣夺权成功后,永乐二年(1404 年),刑部尚书郑赐、御史陈瑛联合弹劾耿炳文僭越逾制,朱棣查抄耿炳文家产,耿炳文自杀,终年七十岁。?齐^盛,晓?说~蛧\ *毋*错_内¨容_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于弘光元年(1645 年),追赠耿炳文为兴国公,谥号 “武愍”。

马车里,朱标膝头摊开一卷《孟子》,却许久未曾翻动一页。

刘基忽然睁开双眼,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锐利:“世子和二公子不知为何心中有郁结?祭祖天降祥瑞是为大吉,不知发生了何事??”

朱标合上书本,声音低沉沙哑:“先生,昨日在滁城,.......”

朱标将昨日和朱槿在滁城的所见所闻给刘基简单说了一下。

车厢内骤然陷入死寂,唯有马蹄声嗒嗒作响。

刘基抚须的手微微一顿,良久才缓缓开口:“乱世之苦,莫过于此。但吴王心怀天下,日后必登大统。二位公子他日若想治国安邦,需明白 ——” 他目光在兄弟二人脸上扫过,“士大夫是治国的臂膀,可臂膀终究是为躯干所用。这天下,终究是与百姓共之。”

朱槿忍不住抬头:“先生的意思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刘基望着车窗外荒芜的田野,“士大夫能辅佐君主推行政策,可若没了百姓,这政策便是无水之舟,寸步难行。唯有让百姓吃饱穿暖,国家方能稳固。”

朱标若有所思地点头,又想起宋濂先生总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刻与刘基所言竟不谋而合。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日后定要让天下百姓,不再受这般苦难。

此时车队己经快到了应天府地阶,现在就是他们兄弟出生时,朱元璋在山上提”到此山者不患无斯的地方。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戛然而止,朱槿忽然感到后颈寒毛倒竖。太极功法淬炼出的敏锐首觉,让他瞬间捕捉到破空而来的杀机。“大哥小心!” 话音未落,他己如离弦之箭扑向朱标,宽大的衣袖卷着劲风将兄长整个罩住。

“叮 ——” 匕首与冷箭相撞迸出火星,朱槿望着箭尾的玄铁三棱箭头,瞳孔猛地收缩 —— 这是陈友谅军中特有的暗器!

”看来是陈友谅余孽!”

车帘外骤然炸开的喊杀声如潮水漫涌,“生擒朱元璋的儿子,重重有赏!” 的叫嚣刺破暮色,惊得路边栖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