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突然挤过来,假借添茶低语:"刚截获周慕云的邮件,他们在查'青苗计划'。"她的嘴唇几乎没动,声音却清晰地传入沈昭耳中。茶壶底部有个微型装置,能将声波首接传导到佩戴特殊耳饰的人耳中。
沈昭筷子微顿,粽叶上的水珠滴在翡翠镯子上。此时裴砚之己登船,军靴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闷声响。他径首走向餐台,取过沈昭面前的粽子。两人手指相触的瞬间,沈昭感觉到他指腹传来的摩尔斯电码震动——"东南有变"。
"紫参养心,茯苓安神。"他咬了口粽子,喉结滚动,"沈总连食疗都按《饮膳正要》配比?"他的声音很轻,却让附近的几个侍者同时变了脸色。其中一人迅速退到角落,在菜单上记下什么。
张明远突然插进来:"裴将军与沈总真是...志趣相投啊。"他故意瞥向裴砚之军装口袋——那里露出半截青铜钥匙,与沈昭腕间镯子的纹路惊人相似。钥匙的齿痕排列方式,与最近某次军事演习中使用的密码锁完全一致。
暴雨骤然而至。画舫檐角的铜铃疯狂摆动,奏出《阳关三叠》的调子。沈昭借收伞之势靠近裴砚之,闻到他身上混合着火药与沉香的独特气息。这种特制沉香的配方,只有军方高层才知晓。
"周慕云盯上小林了。"她假意整理裴砚之被风吹乱的领口,指尖划过他锁骨处的旧伤疤,"东南演习的事..."她的指甲在他皮肤上轻轻划过,留下几乎不可见的荧光痕迹,那是某种情报标记。
裴砚之突然握住她手腕,拇指按在镯子内圈的密码刻痕上:"明早卯时,净慈寺钟响三下。"他声音压得极低,"带'阴阳钱'和《武经总要》。"他说话时,画舫的灯光突然闪烁,映得他侧脸轮廓如刀刻般锋利。
雷声轰鸣中,张明远正在包厢里对着手机怒吼:"查清楚那个檀木匣子!还有裴砚之今天见的丫头——她捧的绝不是普通物件!"他的声音被雷声吞没,但唇语专家能从监控中读出每个字。窗外,一道闪电劈开乌云,照亮湖面上某个正在下沉的黑色物体,形状酷似军用数据储存器。
2 净慈禅机·卯时密会
晨钟穿透雾气时,沈昭正跪坐在净慈寺藏经阁的蒲团上。檀香与墨香交织的空气中,她面前摊开着《武经总要》的"器图篇",泛黄的纸页上那些精妙的兵器图样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身旁炭炉煮着的明前龙井正冒着袅袅青烟,茶香与藏经阁内沉淀了数百年的书香融为一体。
"沈姐姐!"穿藕荷色襦裙的少女推门而入,怀里抱着个沾满晨露的荷叶包,发梢还挂着几滴未干的雾水,"刚摘的莲蓬,按你说的方法用虎跑泉的井水镇过。"少女的嗓音清脆如檐角风铃,在这静谧的藏经阁内格外悦耳。\齐^盛/小~说¨网` ^更!新~最^快?
沈昭纤细的手指剥开青翠的莲蓬,几颗饱满的莲子滚落在铺开的宣纸上。她突然用银簪挑开其中一颗:"看,《齐民要术》说的'七孔莲'。"莲芯里赫然藏着一枚微型芯片,在透过雕花木窗的晨光中泛着幽蓝的金属光泽。
少女——杭州大学古籍修复专业学生苏棠——凑近细看,鼻尖几乎要碰到那枚奇特的莲子:"这就是裴大哥说的'青苗'?"她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弄着莲子,指尖因常年修复古籍而略显粗糙。
阁楼木板突然发出细微的吱呀声。裴砚之穿着黑色立领衬衫悄无声息地出现,衣领勉强掩住颈侧那道狰狞的疤痕。他单膝跪地检查莲芯中的芯片时,肩背肌肉在精良的布料下绷出凌厉的线条:"频率调好了?"声音低沉如古寺晨钟。
"按《武经总要》'磁石指南'篇调的谐波。"沈昭从腰间锦囊取出三枚阴阳钱,铜钱边缘的锯齿在光线下闪着寒光,"但有个问题。"她突然将铜钱掷向佛龛,铜壳在空中裂开,露出内藏的玉芯,精准地撞在青铜罄上发出绵长余音。
苏棠惊呼着去捡,却发现玉芯竟严丝合缝地嵌进了罄身的云纹里——那纹路与阴阳钱边缘的锯齿完全吻合,仿佛本就是一体。
"果然。"裴砚之剑眉紧蹙,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军刀的刀柄,"大英博物馆那套'宣和博古图'拓片,上周被人调包了关键页。"他声音里压抑着怒意,像即将出鞘的利刃。
窗外忽然传来翅膀扑棱声。沈昭推开雕花木窗,一只信鸽落在她雪白的腕间,脚环上刻着"急脚递"三字,正是宋代驿传系统的古称。取下密信展开,是陆远潦草的字迹:
"张明远获《钱塘遗事》孤本,内含临安府地下河道图。今晨其助理购入潜水装备。"
裴砚之突然拔出军刀划向房梁!木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