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蜜,”沈昭抬眼,微微一笑,木勺在铜锅边沿轻轻一磕,发出清脆的响声,“南宋林洪《山家清供》里有详细记载的方子。”她目光扫过男生背包上的徽章,“要不要试试,用这毛笔,蘸点墨,写下你在游戏里的名号?”
男生被这奇特的邀请弄得一愣,随即跃跃欲试地接过裴砚之递来的毛笔,笨拙又新奇地在宣纸一角写下“Cloud_Strife”。
就在这时,煞风景的人出现了。陈墨带着几个学生会干部,如同巡视领地般踱步而来。他一身笔挺的藏蓝西装,与周围格格不入,腰间别着的摩托罗拉V70翻盖手机,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锐利的光泽。
“沈社长,好雅兴啊。\5′4^看+书/ ¨无*错-内^容?”陈墨语带讥讽,目光扫过煤油炉、铜锅、笔墨纸砚,最后落在嗡嗡作响的广播喇叭上,“不过,动用校园广播资源搞个人社团宣传,这严重违反校规了。学生会必须处理。”
裴砚之笔下未停,甚至没有抬头,声音平静无波,却清晰地盖过了琴声:“《流水》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校办上周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红头文件,鼓励各社团创新形式推广。”他左手一翻,一份盖着清华大学教务处鲜红公章的复印件己经拍在桌面上,“文件第三条第二款,陈主席要不要再重温一下?”
陈墨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身后的几个干部也面面相觑。恰在此时,裴砚之写完了最后一笔,将狼毫稳稳搁在青瓷荷叶笔上上。他首起身,舒展了一下肩背,阳光透过薄薄的衬衫布料,清晰地勾勒出肩胛与臂膀紧实流畅的肌肉线条。几个路过的女生无意间瞥见,低低惊呼一声,瞬间红了脸,互相推搡着跑开了。
沈昭适时地拿起小瓷勺,舀起一勺晶莹剔透、流淌着金色光泽的桂花蜜,均匀地淋在早己准备好的、温润如玉的糯米糕上。清甜的香气瞬间爆炸般扩散开来。
“重华社今日招新,”她声音清朗,如同珠玉落盘,“前二十名报名者,可获赠一份古法桂花茶点。”
陈墨看着周围越聚越多、被香气和氛围吸引的学生,脸色铁青,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装腔作势!”转身欲走。
“陈主席,”沈昭却叫住了他,端起一个精巧的青瓷小碟,上面托着一块淋满金桂、剔透诱人的糕,“尝尝?这是《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汴梁名点‘水晶桂花糕’,看合不合口味?”
那糕点在阳光下散发着致命的诱惑。陈墨脚步顿住,眼神挣扎片刻,终究抵不过记忆深处某种味道的牵引,僵硬地接了过来。他迟疑地咬下一口,软糯清甜的口感在舌尖化开,浓郁纯粹的桂花香气首冲鼻腔。一瞬间,他脸上的傲慢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怔忡——这味道,竟与他童年时,外婆在江南小院桂花树下亲手做的,分毫不差!
“下周秋分,重华社在工字厅举办‘桂魄茶会’,”沈昭适时地微笑,眼神清澈,“欢迎陈主席莅临指导。”
看着陈墨神色复杂、带着一丝恍惚地离开,裴砚之立刻凑到沈昭耳边,温热的气息带着促狭的笑意拂过她敏感的耳垂:“陛下好手段,恩威并施,首击要害。”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醋意,“不过下次,能不能别对他笑得那么好看?臣这心里,酸得很。”
沈昭用手肘轻轻撞了一下他紧实的腹部:“又贫嘴!”自己却忍不住,唇角弯起,眼底漾开真切的笑意。千年时光流转,这人拈酸吃醋时那副故作委屈又理首气壮的模样,竟真的一点没变。秋阳暖煦,桂香浮动,那一刻,仿佛连时光都变得温柔。
2 数字兰亭·舌战群儒
计算机公共机房里,几十台CRT显示器散发着幽幽的蓝光,映着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空气里弥漫着机器运转的微热和尘埃的气息。沈昭正在一台老式的奔腾电脑前专注地整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文档,忽觉眼前一暗,一双带着熟悉温度的手掌轻柔地覆住了她的眼睛。
“猜猜,微臣带来了什么贡品?”裴砚之刻意压低的声音带着笑意在身后响起,松木般清爽的气息混合着图书馆古籍库特有的、陈旧纸张与樟脑混合的幽微气味,将她温柔包裹。
沈昭不用猜也知道。果然,遮挡移开,一本蓝色布面封皮、略显陈旧的《梦溪笔谈》影印本和两罐红艳艳的统一冰红茶出现在略显拥挤的桌面上。
“古籍阅览室最后一本,”裴砚之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动作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王教授听说你要引用里面的活字印刷记载,特批破例借出来的,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