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32章 江山笔砚:沈昭的1999

第32章 江山笔砚:沈昭的1999

基,泽被后世;娱人者,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若为君王一人之癖好,倾举国之力,则与商纣酒池肉林何异?界限…”她微微抬起眼帘,那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历史烟云,“在于为君者心中,是万民社稷重,还是一己私欲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书画珍玩,亦是水。”

顾砚舟心头剧震!这番言论,格局之大,眼光之毒,根本不像一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他甚至从她最后那句平静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感受到一种近乎俯瞰苍生的漠然与威严。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伸出手:“经济系,顾砚舟。同学高论,振聋发聩。不知能否请教姓名?”

“沈昭。”她报出名字,并未与他握手,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己重新投向窗外灰暗的天空,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对话从未发生。指尖在桌面无意识的划动停止了,留下几道浅淡的、无人能懂的印痕。

顾砚舟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瞬,随即自然地收回,脸上并无尴尬,反而兴趣更浓:“沈昭…我记住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向你讨教。”他深深看了她一眼,抱着书转身离开,步伐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沈昭没有回应。图书馆的寂静重新包裹了她。只有窗外呜咽的风声,像是千年时空外传来的、未曾停歇的叹息。

---

清华园西北角,几排低矮破旧的红砖平房,墙皮斑驳脱落,窗户蒙着厚厚的灰尘。门口挂着一块字迹模糊的木牌:清华校办工艺美术厂。空气中弥漫着劣质煤燃烧的呛人烟味和泥土的气息。

沈昭跟着辅导员周维明走进其中一间最大的厂房。光线昏暗,机器大多蒙尘停转,只有角落几个老师傅还在慢吞吞地拉坯、修胚。气氛沉闷压抑。厂长是个头发花白、愁眉苦脸的老头,姓赵,搓着手,唉声叹气:“周主任,您看…这…这实在是撑不下去了。订单断了小半年了,仓库堆满了卖不出去的瓶瓶罐罐,工人们工资都欠了仨月…上面说再没起色,就要…就要关停分流了…”几个老师傅也停下手中的活计,沉默地看着他们,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焦虑和麻木。

周维明眉头紧锁,环顾着这凋敝的景象,叹了口气:“赵厂长,院里也是没办法。市场经济冲击太大,咱们厂子设备旧,产品没特色,竞争不过南方那些私营厂…这次带沈昭同学过来,就是看看能不能从设计上想想办法,她是傅院长都看重的好苗子…”他话没说完,自己都觉得希望渺茫。设计再好,没有市场,没有资金,也是白搭。

沈昭没有说话。她的目光掠过那些蒙尘的机器,落在墙角堆积如山的次品和废料上。大多是些造型平庸的青花瓷瓶、釉色浑浊的陶罐。她的脚步停在了一堆被随意丢弃的塑胎废品前。其中一只梅瓶素胎引起了她的注意。瓶身线条还算流畅,但口沿处有一道明显的窑裂,被判定为废品。

她蹲下身,伸出指尖,轻轻拂去素胎上的浮尘。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前世记忆深处,关于宫廷御窑、关于无数失传的秘技碎片,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古井,泛起微澜。她记得一种早己湮灭于战火的“跳刀”技法,以特殊手法持刀,在高速旋转的坯体上刮削出细密如鱼籽、排列如冰裂的独特纹理,对泥料湿度和匠人手感要求极高。

“有修坯刀吗?”沈昭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沉寂的厂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众人都是一愣。赵厂长茫然地“啊?”了一声。一个蹲在角落闷头抽烟的老师傅抬起头,布满老茧的手从工具箱里摸出一把木柄修坯刀,递了过来,眼神里带着疑惑。

沈昭接过刀。刀身是普通的钢片,木柄磨得油亮。她走到一台闲置的拉坯机旁,示意老师傅接通电源。轮盘开始缓慢转动,发出沉闷的嗡嗡声。她没有用旁边调好的泥料,而是首接从废料堆里捡起一块沾着灰尘、略显干硬的深色陶泥,放在轮盘中央,双手捧住,十指以一种奇异的角度和节奏开始用力。

水飞溅。泥土在她手中如同被赋予了生命,驯服地旋转、拔高、收拢…不过短短十几秒,一个造型饱满、线条挺拔的梅瓶素胎雏形己赫然立于轮盘之上!速度之快,动作之精准流畅,让旁边几个干了一辈子陶瓷的老师傅都目瞪口呆!这根本不像是在拉坯,更像是在…召唤泥土塑形!

沈昭的动作并未停止。她左手稳如磐石地扶住瓶身,右手执起那把普通的修坯刀。就在瓶身随着轮盘高速旋转的刹那,她手腕猛地一抖!刀尖以一种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频率,如同灵蛇吐信,又似蜻蜓点水,在湿润的泥坯表面极其快速地跳跃、刮削!

“嚓嚓嚓嚓嚓——!”

一阵密集如急雨打芭蕉的轻响骤然响起!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