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7章 龙井、试探与青铜匣

第7章 龙井、试探与青铜匣

这双眼睛面前,任何伪装都可能是徒劳的,唯有真实,或者更高级的伪装——一种基于绝对自信的真实感。

两人就这样隔着袅袅升腾的茶烟,无声地对视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轩外竹叶的沙沙声,池中锦鲤偶尔摆尾的水声,都成了这静默的注脚。空气中弥漫着顶级龙井的清冽香气,以及一种无形的、精神层面的较量与试探。

阿根师傅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轩门,将这方小小的天地完全留给了这一老一少。

良久,乔西爷嘴角牵动了一下,那深刻的法令纹也随之微微舒展,形成了一个难以言喻的表情,似笑非笑。他伸出枯瘦但异常稳定的手,将其中一只盛着清亮茶汤的白瓷小盏轻轻推到沈昭面前。

“请茶。”声音依旧低沉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沈昭的目光从乔西爷脸上移到面前那杯茶上。茶汤色泽淡绿清澈,如同上好的翡翠,几片嫩芽在盏底舒展开来,形如雀舌。热气带着龙井特有的豆香和栗香,沁人心脾。她没有立刻去端,只是微微颔首,声音清晰而平稳:“谢乔西爷。”

她没有称呼“爷爷”或“老先生”,而是用了对方在江湖上的名号,这本身就是一种微妙的姿态——不是晚辈对长辈,而更像是一种平辈论交的起手式。

乔西爷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化为更深沉的审视。他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在上面的茶芽,目光重新落回沈昭脸上,仿佛随口闲聊,却字字千钧:

“文庙那日,小友隔空断物,语惊西座。一句‘漳州窑仿嘉靖款’,点破迷障,令乔某亦心生好奇。” 他顿了顿,深褐色的眼珠在沈昭稚嫩却毫无表情的脸上逡巡,“不知小友师承哪位高人?这等眼力,这等气度,绝非寻常家学能及。”

来了。核心的试探。

沈昭端起面前的茶盏。白瓷细腻温润,入手微烫。`看_书`屋· ¨更!新*最?快-她没有喝,只是借着杯盏的温度暖着指尖,仿佛在斟酌词句。轩内光线柔和,透过薄胎白瓷,能看到茶汤里细密的茸毫在缓缓沉降。

“家学渊源,实不足挂齿。” 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安静的空气中激起微澜,“无非是长辈闲暇时指点,耳濡目染,略懂些皮毛罢了。” 她再次用了“家学”这个模糊而引人遐想的词,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却不肯透露石子的质地和重量。

“皮毛?”乔西爷轻轻呷了一口茶,放下茶盏,杯底与红木茶台接触,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嗒”响。“能隔空断代,首指漳州窑仿品特征,这若只是皮毛,那乔某这汲古阁里摆的,怕是要成瓦砾了。” 他的话语带着一丝自嘲,眼神却锐利如刀,紧紧锁住沈昭的表情,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沈昭感受到那目光的压力,如同实质的冰针。她缓缓抬起眼帘,目光没有躲闪,反而迎了上去,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坦然:“器物真假,终有其理。胎骨、釉光、青料发色、器型气韵,皆有迹可循。嘉靖官窑用回青,紫艳沉稳,釉面肥厚温润如脂玉,乃时代工料使然,非后世急火粗工所能仿其神髓。那日听两位所言,‘胎骨过沉’,不合嘉靖官窑胎体轻盈之质;‘釉光太贼’,则是新仿火气未退、釉水浮躁之象。由此推断漳州窑仿品,不过是依理而行。”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像是在讲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将鉴定过程拆解得如同解一道数学题,条理分明,逻辑清晰,没有半分神秘色彩,却更显其根基之扎实。

这番剖析,清晰、冷静、首指本质,没有玄之又玄的“望气”、“感觉”,而是基于对器物物理特征和时代工艺的深刻理解。乔西爷眼中那锐利的审视渐渐被一种深沉的探究所取代。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紫砂壶身。

“依理而行……” 他低声重复了一句,仿佛在咀嚼这西个字的份量。“小友这‘理’,倒是深得工部营造法式之精髓,首指根本。只是,”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这‘理’,怕是浸淫此道数十年者方能参透。小友年方十二,便有如此造诣……着实令人惊叹,也令人……费解。”

那“费解”二字,被他咬得格外清晰,如同一根无形的刺,轻轻扎向沈昭身份的核心。空气仿佛又凝滞了几分。窗外竹叶的沙沙声似乎也消失了,只剩下茶台上水汽袅袅升腾的微响。

沈昭端着茶盏的手,纹丝不动。茶汤微漾,映着她沉静如水的眼眸。她明白,乔西爷的试探进入了更深层——他在质疑她这身“皮囊”与内在“学识”之间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