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粘着半片干枯的花瓣,正是能解百毒的紫灵仙。
突然,画案背面几道新鲜刮痕引起她注意。凑近细看,是组数字:1953.9.28——"郑和号"失踪的日子!刮痕边缘沾着紫色粉末,闻之有淡淡苦杏味...是紫灵仙!而且是最上等的"九转紫灵",前世只有徐慎知道炼制方法。
外面传来打砸声与孙强的哭叫,夹杂着瓷器碎裂的脆响。沈昭迅速将绢本藏入衬衣内袋,却摸到个硬物——老太太塞的纸团展开是张货单:"1953年9月28日,HSBC-5号仓接收青铜器十二件,字画七箱,药材三篓。经办人:林XX"。泛黄的纸页上,"绝密"两个红字己经褪成粉色,但母亲林静秋的签名依然清晰可辨。
货单背面还有幅简笔地图,用红蓝铅笔勾勒出黄浦江弯道,终点标着"吴淞口外三礁"。沈昭突然想起海关档案里那艘消失的"郑和号",以及王世钧给的"HSBC-5"线索...地图边缘还写着"子时潮平"西个小字,墨迹晕染得像被水浸过。
"在这!"帘子猛地被掀开,铁环哗啦作响。纹身青年持铁棍闯进来,棍头还沾着新鲜的血迹。沈昭后退时撞翻药柜,几十个青花瓷瓶哗啦碎裂,紫色干花倾泻而出——全是紫灵仙!花瓣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紫光,在地上铺成诡异的图案,恰似前世钦天监绘制的星象图。
青年突然面露惧色,脖颈的青龙纹身都在抽搐:"妈的晦气!"他退后两步,铁棍指向沈昭时手腕在发抖:"把画交出来!"这时老太太从背后抡起铁秤砣,"砰"地砸在他后脑。青年踉跄倒地,腰间掉出块铜牌——正面饕餮纹栩栩如生,背面刻着"徐"字!正是前世徐慎府上的令牌形制。
"走!"老太太拽开地窖盖板,铁链摩擦声刺耳难听。沈昭钻入前最后回望,孙强舅舅正被按在废铁堆上,生锈的金属边缘割破了他的棉袄,露出里面发黄的棉絮。独眼望向她的方向,嘴唇蠕动比着口型:"十六铺...5号..."说完突然瞪大眼睛,盯着沈昭身后某处,仿佛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地窖潮湿阴冷,霉味混着某种草药气息扑面而来。堆满标着"茶叶"字样的樟木箱,箱角包着的铜皮己经长出绿锈。沈昭撬开一箱,里面是油纸包裹的瓷片,天青色釉面下"奉华"款清晰可辨——这分明是北宋汝窑的残器!突然,头顶传来打斗声与玻璃碎裂的脆响,接着是汽油刺鼻的味道,有液体正顺着地窖缝隙滴落。
"丫头,这边!"老太太移开个破米缸,露出墙洞,洞壁上满是新鲜的抓痕。爬出时,沈昭发现自己站在苏州河边的排水口,浑浊的河水裹挟着菜叶和油污从脚边流过。老太太往她怀里塞了个蓝布包:"给你娘的。"布面还带着体温,散发着一线淡淡的沉香味。说罢转身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巷弄中,背影竟有几分锦衣卫密探的矫健。
布包里是半块澄泥砚,断面中空处藏着张显微胶片。对着阳光,沈昭看出是艘三桅帆船的构造图,船舱位置标着个红叉,旁边小字注:"龙眠匣在此"。图纸右下角有个模糊的印章痕迹,隐约能辨出"大明"二字。
远处废品站腾起黑烟,火舌己经舔舐到那棵歪脖子梧桐。沈昭攥紧胶片,想起画案上的日期与货单。1953年9月28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母亲、乔西爷、徐慎...还有那艘载着太祖秘宝的"郑和号",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雨夜——她突然记起,重生那晚的暴雨中,收音机里正播放着"三十年前今日"的特别节目...
她摸出兜里的黑玉扳指,东厂标记在阳光下泛着幽光。前世毒杀她的御医徐慎,今生竟成了古董黑市的幕后黑手。而母亲林静秋,似乎深陷这个跨越五百年的迷局中央——照片上那艘铁船,货单上的签名,还有孙强临别的口型,都暗示着母亲绝非普通的海关职员。
河面飘来几片枯叶,沈昭突然发现叶脉泛着诡异的紫——是顺水流下的紫灵仙花瓣!抬头望去,上游某栋红砖洋房的三楼窗口,穿白大褂的身影一闪而过。那侧脸的轮廓,那微微佝偻的站姿,像极了记忆中的徐慎...窗台上摆着的青瓷花盆里,一株紫色植物正在风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