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3章 汲古阁风云

第3章 汲古阁风云

材下压着牛皮纸包,露出苏富比拍卖行的烫金边角。

回家路上,沈昭数着母亲的步频——比平日快了十五步每分钟。路过福州路时,林静秋突然拐进邮局,让她在门外等。透过毛玻璃,沈昭看见母亲往柜台递出个鼓囊信封,收件地址是"香港中环德辅道中"。

夜色渐浓。沈昭在亭子间就着台灯细看孙强的钥匙,发现匙柄可旋开——里面藏着卷微型胶卷!她借放大镜辨认出模糊的仓库编号:HSBC-5。这与王世钧给的外汇券上的字迹完全相同。

楼下传来开门声。沈昭迅速藏好证物,假装温书。林静秋上楼时带着浓烈的风油精味——与周老师办公室的气息一模一样。更诡异的是,她旗袍下摆沾着几片紫色草叶,正是"紫灵仙"的花瓣!

月光透过老虎窗,将沈昭的剪影投在墙上。十二岁少女的身形里,藏着个千年灵魂的筹谋。她翻开硬皮笔记本,新添一行小楷:"周师-海关,孙舅-钥匙,母-紫灵仙"。墨迹未干,窗外梧桐突然沙沙作响,仿佛五百年前汴京宫墙下的夜风。

5 废纸藏珍

霜降这日,沪上的天空阴沉得仿佛要压到人头顶。废品站里弥漫着铁锈与霉味交织的腥气,混杂着远处苏州河飘来的水腥味,令人作呕。沈昭裹紧了身上的藏青色呢子外套,跟在孙强身后穿过那扇歪斜的铁门。满地碎玻璃在晨光中泛着星子般的寒芒,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避开那些尖锐的棱角。

角落里,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正在分拣旧报纸,她佝偻的背脊像一张拉满的弓,枯瘦的手指却灵活如点钞机般翻动着泛黄的纸页。突然"嘶啦"一声,她撕开某本《红旗》杂志的封皮——内页竟夹着张1953年的《人民日报》!报纸头版上,"抗美援朝胜利"的标题下,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里,几个穿军装的年轻人站在板门店前,其中一人的侧脸轮廓与沈昭记忆中的母亲有七分相似。

"昭昭来啦?"孙强舅舅从摇摇欲坠的棚屋里钻出来,跛得比上个月更厉害了。他那只浑浊的独眼里布满血丝,像是熬了通宵。递来个油纸包时,沈昭注意到他右手小指缺了一截,伤口结着黑褐色的痂:"你要的铜器碎片...当心边缘,刚出土的。"包中青铜残片泛着诡异的青绿,断茬处粘着暗红土粒,与前世皇陵祭器上的"血浸土"如出一辙——那是活人殉葬时,鲜血渗入土壤后形成的特殊土质。

老太太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瘦削的肩膀像风中的枯叶般颤抖。沈昭上前搀扶,触手却摸到她腕间硬物——是枚黑玉扳指,内圈刻着"东厂督公"西字!那阴刻的笔锋凌厉如刀,正是明代东厂密探的标记。老太太趁机将团成球的纸塞进她手心,褶皱间露出"郑和""沉没"等字样,纸页边缘还沾着可疑的褐色污渍。

"丫头,"老太太咧嘴一笑,金牙在晨光中闪着诡异的光,"帮忙搬书。"她身上飘来若有若无的沉香味,混合着某种草药的气息,让沈昭想起前世太医院里特制的安神香。

里屋堆着泛黄的线装书,积尘在阳光下飞舞如金粉。最上面是《本草纲目》残卷,书脊己经开裂,露出里面虫蛀的痕迹。沈昭翻开时,一张泛黄的照片如落叶般飘落:年轻时的母亲站在某艘铁船甲板上,海风吹乱她的短发,背景里模糊的集装箱印着HSBC标志!照片右下角用钢笔写着"1953.8.15 吴淞口",字迹己经褪色。

"你娘当年..."老太太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引擎轰鸣。一辆黑色伏尔加粗暴地碾过废品站门口的碎玻璃,刺耳的刹车声惊起一群麻雀。孙强舅舅脸色骤变,抓起青铜碎片塞进灶膛,灶灰里还埋着半截没烧完的纸钱:"快走!饕餮轩的人!"

沈昭闪到窗边,透过糊着报纸的玻璃缝往外看。黑色伏尔加停在废品堆旁,下来三个穿牛仔服的男子,裤腿上沾着新鲜的泥浆。为首者脖颈纹着青龙,龙眼处特意用了朱砂点红,正踢翻一摞旧书,泛黄的纸页如雪片纷飞:"老孙头,乔西爷的汝窑碎片呢?"

"在...在里屋..."孙强舅舅跛着腿引开他们,转身时对沈昭使了个眼色。沈昭趁机掀开墙角防雨布——下面竟是个黄花梨画案!案面阴刻着《清明上河图》局部,虹桥位置有个暗格,雕刻精细到能看清桥上行人衣袂的褶皱。她指尖轻按桥头卖伞人的斗笠,机关"咔嗒"弹开,露出卷泛黄的绢本。

《药草十二品》真迹!沈昭的手指微微发抖,这分明是前世太医院秘藏的典籍。最后一页"血灵芝"图旁多出行朱批:"太祖秘藏于龙眠之地,凤血为引,龙息为药"。字迹遒劲如游龙,竟与她前世御笔亲题的手谕一模一样!绢本边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