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63章:血晷平章

第63章:血晷平章

血珠滴入茶汤的刹那,所有钨矿同时消融。她沾血在石桌上画出的黥刑图案,与裴砚之袖中藏着的南宫氏罪状最后一页的朱批完全重合。竹苑外突然惊起夜鸦,扑棱棱的振翅声中,十二名官员同时解开官袍,露出内里绣着龙纹的夜行衣——那是三年前沈知白秘密组建的"碎镜司"标志。

晨光刺破云层时,裴砚之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沈知白瞥见他袖口渗出的新鲜血迹,竟从怀中取出一方素帕。那帕子角落绣着半片青瓷纹样,与三年前她亲手摔碎的定情信物如出一辙。"钨矿遇血则蚀。"她将帕子按在对方伤口上,声音轻得像是叹息,"就像南宫家,终究会被自己的贪欲反噬。"

第一缕阳光照进竹苑时,石桌上的茶汤己然凝固成镜。镜中倒映着两人交叠的身影,以及远处宫墙上渐渐清晰的晨钟轮廓。那钟声里藏着未尽的棋局,而此刻,碎瓷映出的万千光影,正汇聚成一把出鞘的利剑。

第三节 朝堂星火

景阳钟的余韵在晨雾中层层荡开,惊起檐角铜铃一阵细碎的震颤。沈知白端坐于蟠龙金椅之上,十二旒白玉藻在额前轻晃,却遮不住她眼底流转的寒芒。殿外传来三声净鞭响,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时,都下意识避开了御阶第七级——那里静静躺着一枚碎瓷,釉色青白相间,在晨曦中泛着冷光。

南宫朔出列的瞬间,朝堂上的空气骤然凝滞。这位三朝元老今日特意换上了先帝御赐的紫金蟒袍,手中钨制圭表在殿内投下一道沉重的阴影。"老臣有本奏!"他声若洪钟,白须随吐沫星子剧烈颤动,"自陛下启用寒门新历以来,荧惑守心、彗星袭月,此乃上天示警啊!"

就在他展开奏折的刹那,绢布突然窜起幽蓝火苗。众人惊愕间,只见钨粉在火焰中诡异地排列成"篡"字,笔划如刀刻般凌厉。老臣子的手微微发抖,鎏金奏折匣"咣当"坠地,露出里面暗藏的钨矿契约——那是南宫家私采官矿的铁证。

裴砚之出列时衣袂带起细雪般的清寒。这位年轻的钦天监正使不过而立之年,腰间却己悬着先帝亲赐的鱼龙袋。"南宫大人。"他声音如冰下流水,"您可知'篡'字本义?"袖中倏忽飞出十二道弹劾奏章,羊皮纸卷在空中舒展如白鹤亮翅。每份奏章末尾都印着暗红的血指印,那是被南宫家私矿压断腿的矿工们的联名。

最上方那份奏章突然展开成《禹贡》古图,羊皮纸上三十七处朱砂标记同时迸发虚拟火光。火光映照下,南宫朔额角渗出冷汗——那些标记竟与他家中密室的地契分毫不差。裴砚之广袖轻拂,虚拟火焰中浮现出矿工们佝偻的身影,他们用钨矿碎屑在岩壁上刻下的"冤"字,此刻正在朝堂地面上投出血色投影。

沈知白缓缓起身时,冕旒珠玉相击如环佩清鸣。她解下玉玺的动作行云流水,南宫朔却突然踉跄后退——那方传国玉玺的印纽,竟是用钨矿核心雕琢的浑天仪,仪体上九道金线正对应着南宫家私矿的位置。

"砰!" 玉玺砸在钨制圭表上的脆响震彻大殿。南宫家祖传的日晷应声爆裂,飞溅的碎屑在蟠龙金柱上刻出"律历同源"西字,笔锋如剑。女帝玄色龙袍上的金线暗纹突然流动起来,化作黄河九曲的图案。她指尖轻叩扶手,内侍们抬上的沙盘中,新堤模型正用碎瓷拼出精妙的治水方案——那些瓷片边缘的冰裂纹,恰是昨夜裴砚之在观星台推演的河道走向。

裴砚之突然将青玉官印按在沙盘边缘。印文"民为邦本"西字化作金沙流入堤坝缺口,沙盘中的黄河水顿时温驯改道。寒门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深吸一口气,他们注意到女帝袖中滑落的半片碎瓷,正巧落在沙盘标注"南宫矿"的位置。

退朝钟声响起时,沈知白故意遗落的冰裂纹瓷片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格外醒目。裴砚之俯身拾起时,发现瓷背新刻的簪花小楷在阳光下渐渐显现:"今夜子时,观星台。"他抬头望去,女帝远去的背影与殿角浑天仪的投影重叠,玄色龙袍上突然绽放出无数瓷画般的海棠——那是先帝时期就己失传的"窑变"绝技。

穿过朱漆廊柱的阳光突然变得迷离。裴砚之眯起眼睛,看见女帝的影子在汉白玉地面上拖得很长很长,影子的尽头,隐约浮现出用钨矿粉绘制的星图。更诡异的是,当他的官靴无意碾过那片影子时,靴底竟沾上了新鲜的朱砂——就像刚刚从某份秘密奏章上擦拭下来的。

宫门外,南宫家的马车匆匆驶离时,车帘缝隙漏出一角燃烧的绢布。而皇城东南角的观星台上,青铜浑天仪正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缓缓转动,仪体上镶嵌的三十七颗钨金星辰,此刻正对应着沙盘里熄灭的三十七处虚拟火光。

南宫朔倒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