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15章 禁军的倒戈

第15章 禁军的倒戈

1 墨玉龟纹,朱砂汉白

第五次踏入慈宁宫那冰凉沁骨的青石门槛时,沈知白闭着眼都能描摹出脚下每一方地砖的肌理。.m!y.j\s,c¢h`i\n¢a^.′c`o¨m!左侧第三块,墨玉质地,龟裂纹路如天书般蔓延,是前朝旧物;右侧第七块,汉白玉琢成,一点殷红朱砂沁入肌理,如同凝固的血泪——那是三月的宫廷生涯,用脚尖一寸寸丈量、烙印入骨的印记。

“沈画师来得正是时候!”大宫女锦瑟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像春日拂过柳梢的风,却吹不散宫墙内的沉滞。她熟稔地接过沈知白臂弯里沉重的紫檀画具箱,指尖拂过箱盖上雕刻的缠枝莲纹,“娘娘今早还念叨呢,说御花园的西府海棠开得泼天盛,连廊下的鹦鹉都学舌‘画!画!’,就等您妙笔添彩了。”

沈知白唇角弯起一个温驯谦卑的弧度,眼角微微下垂,将宫廷画师应有的恭谨刻入神情:“锦瑟姐姐折煞民女了。能为娘娘描摹天家春色,是几世修来的福分。”说话间,她垂落的手腕不经意拂过腰间束着的天水碧丝绦,那里,一枚薄如蝉翼、淬过乌头汁液的剔骨刀紧贴着肌肤,冰冷而隐秘。这是三个月前,她从尚膳监那座弥漫着血腥与香料气息的深院里,“顺”来的第一件凶器。

穿过三重垂花门廊,沉水香馥郁的气息如无形的绸缎缠绕上来。沈知白低眉敛目,心中默数:一步、两步……从慈宁宫朱漆大门到内殿暖阁,不多不少,二百零八步。这三个月,她以“写生”为名,足迹遍布半个宫苑,那些看似随意的驻足,那些对花鸟虫鱼的“痴迷”,实则是用双眼和脚步,在心底绘制着禁军铁桶般布防的每一处关节与缝隙。

2 九凤朝阳

“小白来了?”太后的声音自鲛绡珠帘后传来,比平日少了几分端肃,多了几缕慵懒的尾韵,像猫儿在暖阳下舒展。

沈知白心头微动。这声亲昵的“小白”,是她用一幅《九凤朝阳图》换来的特权。两月前,当那幅金碧辉煌、九凤姿态各异、朝阳喷薄欲出的巨制在太后寿辰上惊艳西座时,她便从“沈画师”变成了“小白”,获得了自由出入宫禁的腰牌——一把无形的钥匙,亦是悬顶的利剑。

“民女叩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沈知白行了个无懈可击的万福礼,起身时,眼波如蜻蜓点水般扫过殿内:东侧多了一架镶金嵌珐琅的西洋自鸣钟,齿轮咬合的滴答声清晰可闻;西侧窗边那尊莹润无瑕的和田玉观音却不见了踪影。这些细微的挪移增减,如同棋盘上的落子,都被她无声记下,成为未来博弈中可能的筹码。

太后今日着了身藕荷色云锦常服,发间仅簪一支点翠衔珠凤钗,卸去了几分威仪,显露出罕有的柔和。她斜倚在临窗的紫檀木贵妃榻上,指间缓缓捻动一串鸽血红的珊瑚念珠。

“来,坐近些说话。”太后招手,珊瑚珠的光泽在她保养得宜的指尖流转,“上回你说要寻些古法,改良那花青颜料的色泽,可有着落了?”

沈知白莲步轻移,在距离贵妃榻五步远的青瓷绣墩上侧身坐下。这是她多次试探后寻得的最佳距离——既显亲近,又不僭越。她自袖中取出一个素锦小囊,倒出几片闪烁着虹彩光泽的粉末:“回娘娘的话,民女试了用南海螺钿粉调和花青,画出的水波纹理,果然多了几分活泛气韵。这是今晨新研磨的,请娘娘过目。”粉末在透过窗棂的日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太后伸出染着凤仙花汁的指尖,捻起些许粉末,迎着光细细端详。就在这看似寻常的颜料品鉴中,沈知白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节——太后左手小指上,那枚据说先帝御赐、二十年来从未离身的翡翠螭龙戒,不见了!

“果然是好心思。”太后满意颔首,话锋却陡然一转,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石子,“听说昨日你去椒房殿为皇后描摹小像,碰上了赵统领?”

沈知白心口猛地一缩,面上却波澜不惊,研弄粉末的手指稳如磐石。她早知宫中耳目如蛛网密布,却不想连这等细枝末节都逃不过慈宁宫的眼睛。

“是。民女在椒房殿外对景描摹几枝新开的玉兰,正巧碰上赵统领带人巡视宫禁。”她微微垂首,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女儿家的羞赧,“统领大人…驻足看了片刻,说…说民女的画太过柔婉,少了些筋骨力道。”

太后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念珠在指间轻盈地转了一圈:“这倒像他的口气。擎儿向来觉得笔墨丹青不过是闲情逸致,远不及弓马骑射来得实在。”她忽然抬眼,目光如淬了寒冰的针,首刺沈知白眼底,“依你看,赵统领此人…如何?”

3 御药房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