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陶土教你的道理。”
走出会议室时,小陈长舒一口气:“赵工你刚才太神了,那个斗拱结构的比喻一出来,他们脸色都变了。”赵环没说话,只是把口袋里的陶土球掏出来,午后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在上面,那些被压力压出的纹路里,还沾着他的体温。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郭静发来的照片:工作室窗台上晒着一排陶片,每片上都用指甲刻着小小的“环”字。配文只有一句话:“陶土说它等你带故事回来。”赵环的拇指轻轻擦过陶球表面,忽然发现那些细密的指纹纹路,竟和照片里陶片上的刻痕隐隐呼应。
电梯下行时,他对着反光的轿厢整理衣领,看见领口那点浅褐色的陶土印,像枚隐秘的勋章。春末的风从电梯口涌进来,带着远处工地的尘土气息,赵环把陶土球握紧了些,陶土的颗粒感顺着掌心蔓延,让他想起郭静常说的那句:“好的关系就像揉泥,既要有力道,又要懂松弛,让彼此的形状在时光里慢慢契合。”
街角的咖啡馆飘来熟悉的香气,赵环拐进去买了两杯拿铁。等餐时,他把陶土球放在吧台上,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上面投下细碎的光斑,那些被压力塑形的纹路在光线下舒展,像终于找到出口的水流。服务员递来咖啡时,他忽然想起那个躲雨的黄昏,郭静笔记本上的诗句正落在他设计稿的星夜图案上。
手机又响了,郭静发来段视频:她正把一块陶土放在轮盘上,旋转的泥坯渐渐显出球体的轮廓。“给你烧个新的压力球,”她的声音混着电机的嗡鸣,“这次在里面藏了窑变釉,压力够大的话,会烧出星星的形状。”
赵环握着温热的咖啡杯,掌心的陶土球还带着体温。他看着窗外流动的车河,忽然明白郭静说的“陶土有记忆”是什么意思——那些藏在纹路里的压力、温度、甚至心跳的频率,都是两个灵魂在现实褶皱里的共振,像美术馆最终要悬起的陶片流云,既要有理性的结构支撑,又要有感性的肌理呼吸,在时光里长成彼此契合的形状。
他对着手机屏幕笑了笑,指尖在屏幕上敲下回复,咖啡杯底的水渍在吧台上晕开,形状像极了郭静画笔下的春水:“等我回来,给你讲陶土如何教会建筑讲道理。”风从敞开的门涌进来,吹动他手里的咖啡香气,与口袋里残留的陶土气息缠绕在一起,在空气里织成细密的网,接住这个春天正在生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