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开了。”郭静的声音里带着笑意,陶土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却让他觉得心口滚烫。
赵环低头看着那个共同完成的印记,忽然想起古希腊的封印戒指——人们相信,手作的印记能锁住时光。他不知道这些图纸会在档案柜里沉睡多少年,也不知道未来翻开它们的人会是谁,但他能想象,当那个陌生人看到封缄上的印记时,会感受到一丝不属于冰冷档案的温度,像在漫长时光里,偶然捡到两颗星子相撞的碎片。工作室的挂钟指向十一点,秒针的走动声与陶土干燥的微响交织在一起。郭静开始收拾工具,刻刀放进皮质刀鞘的声音,像给这段时光系上蝴蝶结。赵环则将封好的卷宗按编号重新排列,这次他没有用直角尺,却觉得那些微微凸起的陶土封缄,比任何直线都更符合秩序的本质。最后一盏灯熄灭时,通风架上的三十个印记在月光下泛着青白的光。它们还带着水分,带着体温,带着两个灵魂共振的频率,正慢慢变成永恒的形状。赵环想起郭静说过,好的陶器会呼吸,好的建筑会生长。那么这些藏在档案柜里的封缄,大概就是会呼吸的时光,在生长的岁月里,悄悄记下他们的名字。走到门口时,郭静忽然回头,目光掠过那些安静的卷宗。“赵环,”她轻声说,“我们其实是在给时光盖邮戳吧?”赵环握住她的手,掌心的陶土已经半干,结成细小的痂。“对。”他看着她眼底的星光,“收件人是未来的我们。”夜风穿过走廊,带着远处陶窑冷却的气息。档案柜深处,三十个陶土封缄在黑暗中继续它们的蜕变,像三十颗正在孕育的星子,要在时光的春水深处,刻下永不褪色的印记。而那些叠放整齐的图纸,终于不再只是冰冷的线条集合,它们被赋予了温度的封印,成为两个生命共同谱写的、可以触摸的史诗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