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远古人皇纪 > 第198章 晨露计量

第198章 晨露计量

),又指着旁边干裂的地面:

“…露…虽…微…积…少…可…成…涓…”

(露水虽然微小,但积累起来,可以汇成涓流…)

“…聚…露…导…露…或…可…润…根…深…”

(聚集露水,引导露水,或许可以滋润更深的根系?)

一个关于利用自然凝结的晨露进行“灌溉”的模糊概念,在秦霄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但这还不够!他需要一个更精确的“量”的概念!需要知道露水能有多少?需要知道如何更有效地收集和利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需…知…露…量…”秦霄的意念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何…处…露…多?何…时…露…重?何…物…聚…露…多?”

(需要知道露水的量!哪里露水多?什么时候露水重?什么东西聚集露水多?)

这前所未有的“计量”意识,让草叶和岩山都感到震撼。他们习惯于“多”或“少”的模糊感觉,从未想过要去精确地“测量”像露水这样缥缈的东西!

“计量露水?这…这怎么量?”岩山挠头,感觉无从下手。

秦霄的目光扫过部落的器物。他看到了陶窑旁堆放的光滑陶片,看到了妇女们编织的细密草席,看到了采集来的大片芭蕉叶…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草叶用来给苗床喷水的、那个用中空芦苇杆和兽膀胱制成的简易“喷壶”上。

一个原始的、系统的“晨露计量”实验方案,在秦霄的意念中迅速成形!

1. **收集器制作(“聚露之物”)**:

* 选取数种具有不同表面特性的材料:打磨光滑的陶片(表面致密)、粗糙多孔的砂岩板(表面吸水)、新鲜宽大的芭蕉叶(天然叶片)、细密编织的草席(人工表面)。

* 将每种材料裁切成大小完全一致的方形(秦霄用脚步丈量,以他一步的距离为边长标准,确保“面积”相同)。

* 将每种材料制作的“收集板”边缘稍稍向上折起(或用黏土捏出矮边),形成浅盘状,防止露水滑落。

2. **布设观测点(“何处露多”)**:

* 在沟壑内选择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薯苗田中央(有遮阴)、薯苗田边缘(无遮阴)、沟洫水塘边(近水源)、西坡高地(干燥通风)、密林边缘(湿润阴凉)。

* 在每个观测点,将一套(四种材质)收集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确保板面洁净。

3. **定时收集计量(“何时露重”)**:

* 在秦霄指定的几个关键时间点:**黎明前(露初凝)、日出时(露最盛)、日出后一刻(露始消)、日出后三刻(露近无)**,由专人(草叶亲自负责,石花协助)前往各个观测点。

* 在每个时间点,小心地将每种收集板上的露水,用最柔软的鸟羽(避免吸收)轻轻扫入统一规格的小陶杯(秦霄指定用烧制最标准的小型饮水杯)中。

* 收集后,立刻在小陶杯外壁用烧过的木炭划痕标记时间点和收集器材质。

4. **数据记录(“露量”)**:

* 将收集了露水的小陶杯集中放置于阴凉避风处。′s′y?w?b+o~o!k..,c,o*m_

* 由草叶负责,用秦霄教授的原始方法“计量”:

* **目测比较:** 将同一时间点、不同材质的收集杯并排,直观比较杯中水面的高度差异(“…杯…并…观…水…痕…高…低…”)。

* **细沙置换:** 对于水面高度接近、难以分辨的,将杯中露水小心倒入另一个空杯,然后向原杯内缓缓注入干燥的细沙,直至沙面达到之前露水的高度。再用同样的杯子量取倒入细沙,比较沙量(“…沙…代…水…量…沙…多…寡…”)。这实际是一种原始的“体积置换”计量法!

* **刻痕标记:** 草叶在一块专门准备的、打磨光滑的薄木板上,用石刀刻下代表不同时间点、不同材质收集板的符号(如太阳符号代表日出时,叶子符号代表芭蕉叶),并在符号旁刻划横杠,杠的数量代表通过比较或沙量置换得出的“相对露水量”等级(如一道杠为少,三道杠为多)。

这场由执火者主导、前所未有的“晨露计量”行动,在部落惊疑又期待的目光中展开了。连续三个清晨,草叶和石花如同虔诚的朝圣者,在星光未褪时便起身,在秦霄指定的精确时间点,穿梭于各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