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95章 太子之争

第95章 太子之争

周那边则不会采用这种方式,毕竟国都已经 ** ,损失已成定局。不过东周也有一些进展。

子楚派往东周的使者不仅带着贺礼,也带有监督之意。接下来的几个月,秦国会不断向东周派遣官员和军队,逐步接管八座城池。

五天后,各国使者完成使命返回。随后,各地郡守、郡尉以及边境将领也结束了述职,启程返回驻地。

这段日子,吴巨与他们相处融洽。临行前,他送给每人一车烧刀子。尽管如此花费令他心疼,但他知道这些钱必须花,这些人都是值得结交的。特别是蜀郡太守李昱,吴巨特地赠送了一个火锅和许多火锅底料,并介绍了一些蜀郡常见的食材。

得知以后能经常享用火锅,李昱十分高兴,临别时承诺下次进京一定带上蜀郡特产回赠。

针对那些不在咸阳的人订购的玻璃镜,吴巨承诺会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

这段时间,吴巨专注于生意事务,玻璃镜的经营交由吕凝负责。吕凝不负众望,凭借出色的能力将这门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井然有序。

吴巨深知,手下产业只是他奠定根基的一部分。未来,他的重心不会全放在商业上,而是需要一个可靠且有能力的人协助他统筹全局,管理这片即将壮大并已初具规模的商业版图。

!吕不韦在从商转官的过程中,已开始逐步规划生意,并交由信任之人管理。如今身为秦国相邦,他对生意的参与已极为有限。吴巨的情况类似。

他手下虽有不少人才,但各有局限。张管家虽能力不错,负责府内事务与无拘酒肆的运营,其他地方的酒肆也归他管理;张勉虽机敏且充满活力,负责暖气和家具公司,以及城内外的酒坊,却缺乏全局掌控力;李铭凯虽在纺织厂表现卓越,但同样不具统领全局的能力。

鉴于此,吴巨将目光转向了吕凝。吕凝继承了父亲吕不韦的商业与管理天赋,而吕不韦堪称天下顶尖的商人。早在吕不韦病重时,吕凝就协助处理家族生意,据说吕不韦将生意分为七部分,吕凝已接手其中两部分,包括玻璃镜的买卖。

吴巨计划逐步将更多生意交给吕凝,而吕凝也愿意支持他。然而,吕不韦对此十分不满,甚至对吴巨提出要求:年内必须与吕凝完婚。吴巨听后哭笑不得,表示早已有意,只是诸多事务未了,一直未能如愿。他预计今年是关键一年,年底之前必能完成婚事。

吴巨接下来的日子里专注于筹备春节时就已定下的酒楼事务,同时更加重视粮油买卖等重要工作。这类开创性的任务旁人难以胜任,只能由他自己亲力亲为,但庆幸的是,他已经稳固根基,手下可用之人增多,不必事事亲躬。

时间飞快进入正月中旬,吴巨以为本月不会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一件牵挂已久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

说到这件事,要追溯到吕不韦。身为纵横七国的商人,吕不韦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尤其在他担任秦国相邦后,意识到经商人才众多,但从政的人才却极为稀缺。

因此,他决定招募门客。门客是一支特殊的群体,成员大多学识渊博,无论身份高低,包括诸侯宾客、罪犯甚至技艺低微之人,只要具备能力,都会被纳入麾下。他们因不同目的投靠他人,获取衣食住行与报酬,无需承担徭役,仅需在主人需要时献计出力即可。

可以说,他们是凭借才学谋生的典型代表。而这种招揽门客的行为被称为“养士”。

当时掀起并主导“养士之风”的有四位人物,他们分别是各自国家的权臣,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是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齐国的孟尝君。

信陵君魏无忌,现任魏王的弟弟,他的门客侯嬴、朱亥助他“窃符救赵”,使他威名远扬。

春申君黄歇,楚国令尹,也有门客相助,其中一位三次搬迁以助他成功。

平原君赵胜,赵国丞相,喜好结交宾客,培养了众多门客,其中毛遂曾主动向他自荐,后随他前往楚国游说楚王,保住了长平之战后被攻至邯郸的赵国。

还有鼎鼎大名的名家领袖公孙龙,也曾是平原君的门客。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国最早倡导养士风气的人,他手下有众多门客,其中最着名的如冯谖,也有擅长鸡鸣狗盗之辈。当时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昭襄王扣留,正是这两个擅长偷盗的小人物帮助他逃离函谷关。

这些门客都曾协助孟尝君保护国家、成就名声或挽救性命,也正因如此,人们认识到门客的重要价值,从而开启了养士之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