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26章 争出来一个吴王!我就是要招兵买马!怎么了

第26章 争出来一个吴王!我就是要招兵买马!怎么了

或作为孩童的零食。

但要注意,是因为这种糖最便宜,所以才被百姓们所欢迎,而并不是这种糖好吃。

南方部分地区,大部分食用红糖,就是粗制蔗糖,但因其杂质较多,价格稍贵,每斤约十五文,普通家庭仅在年节时少量购买。

贵族和富商阶层则能享用更精细的糖制品,如白砂糖和冰糖。

白砂糖采用福建工匠的‘黄泥水淋法’脱色,颗粒细腻,每斤售价高达五十文,相当于十斤米的价格。

冰糖则更为珍贵,多用于泡茶或制作高档点心,每两售价三十文,贵族常吃的糖制点心包括糖缠、白砂糖裹坚果、蜜煎、糖渍果脯和酥糖、芝麻饴糖、价格从二十文至上百文不等,部分甚至用景德镇瓷器盛装。

提到吃糖,皇室无异于是最奢侈的。

皇室御用的糖品,基本上都是西洋糖霜,进口精的制白糖,这种白糖纯度极高,每年进贡不足百斤,仅供御膳房使用。

此外,太医还会用石蜜,也就是浓缩甘蔗汁块配制养生药膳,如朱元璋常服的‘八珍膏’,宫廷宴席也消耗大量糖品,如洪武十八年中秋宴就用掉白砂糖五十斤、冰糖二十斤,制作‘糖醋鲤鱼’和‘糖浇樱桃’等甜点。

这,也就是朱允熥所想到的商机。

高纯度白糖,对于现如今的大明朝工艺技术,是能够制造出来的,而且成本很低很低。

那么,这种堪比皇室御用的糖品,如果以一个平民都能承受的价格出售呢?

那岂不是赚麻了?

而且。

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能承受的价格,也能赚取大量的利润,这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

朱允熥心中思索,仅仅凭借这白糖,他绝对能够赚够修建王府的钱,而这制造高纯度白糖,也是他夺嫡的优势。

任何时代,有钱人都是吃香的。

一旦他有了钱。

那就真的是爷了。

谁不愿意跟着他?

他给出的各种待遇,比朱允炆、朱慡他们高了十几倍,若是无门无户的士人们在选择投靠站队的时候,岂不是也会第一时间考虑自己?

“现在的白糖,还是有着很大缺点的,白糖需通过‘黄泥水淋法’反复脱色,工序繁琐,耗时耗力,而福建、广东等地的糖坊虽掌握技术,但受限于手工生产,成品率低,难以大规模供应,此外,甘蔗种植受气候影响,若遇旱涝灾害,糖价必然飞涨,普通百姓甚至中小地主都难以负担。”

“然后就是储存困难,易受潮变质。”

“这个时代的白糖虽经提纯,但仍含微量杂质,在潮湿环境下易结块、泛黄,甚至滋生蛀虫。”

“贵族家庭尚可用瓷罐密封保存,但普通商户若储存不当,白糖很快失去细腻口感,影响售卖。”

相比于他准备制造出的高纯度白糖,这个时期的各种糖劣势都太明显了。

价格昂贵,这东西基本上平民根本吃不起。

白糖因工艺复杂,价格远超饴糖与红糖。

洪武中期,一斤白糖售价约五十文,相当于十斤米价,普通农户全年收入不过数两白银,根本无力购买,就算是富商贵族,也仅在宴客、节庆时使用,日常仍以红糖或饴糖为主。

这种高昂成本使得白糖长期局限于上层社会,无法普及民间。

心中思索间,朱允熥前往京城中的秦淮河畔的‘永昌坊’。

京城内有着诸多坊存在,他的老师陈南宾就居住在永昌坊中,不过相比于那群勋贵,以及诸多世家大族而言,老师陈南宾在踏入官场前不过仅仅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能在京城中立足有一套宅院,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

进入到陈南宾家中,叶煊也见到了陈南宾的妻子和他的一对儿女,陈南宾的妻子是王氏,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显得很是和善,温婉。

这一对儿女,看起来四五岁的样子,要知道陈南宾已经快四十了,这已经算是老来得子、老来得女了。

他没有和老师询问过这是什么回事,想来也是因为这些年来老师在官途上摸爬滚打,也没有时间想着这些事情,因此才会如此之晚。

朱允熥在这里等着,制造白糖、销售,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人帮助。

他也不想去找淮西勋贵们去帮他负责这些事情。

因为这群人胆子太大了。

官员们贪腐,这群功臣们贪的也很严重。

皇爷爷朱元璋杀人如麻,淮西勋贵们都敢贪,更何况帮助自己负责白糖之事了,那贪的将更加可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