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来五六个人而已,相当于十个人中,才能出现一个起码凑合的人才,而像林鸿这样的,基本上没有。
这,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
朱允熥把从自己身上剩下的钱,都交给了陈南宾,让他帮助自己处于文人们剩下的事情,而他则准备去乾清宫一趟。
自己需要和皇爷爷朱元璋,提一下这开府的事情。
不然的话,太被动了。
自己这手底下算来算去,也就陈南宾一个能用之人,这都参与到夺嫡之战中了,却没有幕僚。
这怎么行?
要知道,唐朝贞观时期,那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各自还有府呢,他们手底下可是一帮子人,自己现在没有开府,手底下没有可用之人,怎么可能打得过朱允炆等人?
前往乾清宫的路上,朱允熥也在思索,朱元璋是否会同意他开府。
因为按照大明朝的规矩,皇孙是不能随便开府的。
按照洪武制度,皇孙无独立开府权,这源自于《皇明祖训》规定,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明确,亲王,皇子成年后可就藩开府,如燕王朱棣、晋王朱棡等,但需离京赴封地;皇孙作为‘郡王’层级,需依附父亲亲王府,无独立开府资格,除非其父去世且本人袭爵。
历史上,洪武年间无皇孙开府记载,因朱元璋在位时,皇孙譬如朱允炆、朱高炽等均年幼,未达就藩年龄。
唯一接近的特例是朱标嫡子朱允炆,但他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死后被立为皇太孙,以储君身份居东宫,而非开府。
也就是,从来没有这种先例。
既是皇孙,又要开府,而且还要在京城内开府,这怎么可能?
但,他争夺皇太孙之位,原本不也是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性么,自己依旧站了出来,准备一搏;夺嫡之战都有着可能胜利,为何开府却不能?
朱允熥还是有着一定的底气的。
毕竟,他立下了不少功劳。
比如这公侯岁俸制度的制定,还有台州蝗患之事,这些事情可不是做完了,当时接受朱元璋一句表扬完事了,这全部都是政治资本,显然这个时候,它们已经派上用场了。
心中思绪涌动间,不久他就来到了乾清宫,侍卫随即进入乾清宫禀告,朱元璋让朱允熥进去。
“孙儿,见过皇爷爷。”
朱允熥躬了躬身。
“嗯。”朱元璋不冷不淡的也应了一声,头都没有抬,依旧静静的阅读着面前的奏折,处理着政务。
朱允熥见状,倒是也没有直接提起开府的事情,他准备等皇爷爷朱元璋处理完这封奏折,才提此事。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允熥发现朱元璋刚处理外一份奏折,然后立刻就开始处理下一份奏折了,丝毫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这是故意的吧?
随即,朱允熥也不准备再等了,他直接言道:
“皇爷爷,孙儿此来,是想请皇爷爷赐予孙儿开府之权。”
砰!
朱元璋手中的奏折,直接掉到了桌案上,朱允熥这番话就连朱元璋都愣了愣,他转过头来看着朱允熥,道:
“你要开府?”
“是。”面对着朱元璋的眼神,朱允熥丝毫不惧,直言道。
“放肆!!”
朱元璋大手猛的一拍桌子,脸色震怒,不禁呵斥道:
“你可懂,什么是开府?”
“我看你的意思,是准备在京城内开府,你这是让咱给你招揽属官、培养幕僚的权力啊,怎么的你准备招揽人手,对付咱这个皇帝了?”
“下一步是不是准备招揽完足够的人后,就开始谋反了?不行你现在就拿刀架在咱的脖子上。”
朱元璋脸色发红,看样子是真的生气了。
可朱允熥依旧没有被吓到。
同时,他更是直接反问朱元璋道:
“皇爷爷这话,倒是有意思了。”
“皇兄朱允炆现如今在文华殿内读书,他何德何能,能在文华殿内读书?他可曾为我大明朝立下功劳?可是皇嫡长孙?”
“要知道,在文华殿内读书,那老师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这相当于太子的配置,不然有着伴读、侍讲、老师,甚至太子太傅等官员也会围绕在文华殿。”
“为何,皇爷爷给了皇兄朱允炆这等机会,而不让我进入文华殿内读书?”
“我才是正统的皇家嫡孙,同时我为大明立下功劳,台州蝗患是我给出的解决方法,新的公侯岁俸制度是我定下的,而今我现在又在为攻打鞑靼、瓦剌两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