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24章 开府之权?你怎么不把刀架在咱的脖子上?

第24章 开府之权?你怎么不把刀架在咱的脖子上?

在《咏怀》诗中暗讽理学官僚:‘终日谈天理,何曾见本心。’。

他与方孝孺,前前后后更是出现过两次争吵辩论,第二次方孝孺指责其诗‘导人淫佚’,林鸿回击:‘诗之妙,正在程朱不能解。’。

怎么看,都是个得力助手。

“殿下,我的看法不仅仅只有这些。”

对于林鸿而言,他这些年来皆郁郁不得志,他对于程朱理学的理解并非带着偏见,而是心中就认为,此学说可能毁了整个大明,若是按照这种情况继续延续下去的话,未来继位的皇帝是一位被文官集体扶持的,那大明朝必然会犹如南宋时期那般,抑武崇文!

看起来,这就是一件小事而已。

可这事情大了。

岳飞怎么死的?就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是抑武崇文,军权都在文人手中握着呢,武将根本没有权力,甚至文人们想要搞死一位战功赫赫的武将,太简单了。

大明朝未来若真的变成南宋那般,岂不是面对异族又是无尽的耻辱?

而今。

见到当今的三皇孙殿下反对程朱理学思想,林鸿心中激动,仿佛有熊熊之火在燃烧,他想把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全部道出。

“程朱之学,束人心于‘纲常’‘名教’,其弊有三。”

“其一,‘格物穷理’流于空谈,士人皓首穷经,却无益于国计民生;”

“其二,‘灭欲’之说虚伪难行,官僚口诵圣贤,而私德败坏者众;”

“其三,‘道统’之论排斥异端,使学术沦为党同伐异之具。”

“今之讲学者,以理杀人甚于刀锯,这不就是指理学成为思想禁锢的工具么?”

说完对程朱理学的看法,林鸿对于朱允熥的荀子学说,也有一定的理解。

“殿下所提出的荀学,虽很适合我大明,但亦然有着些许的问题,其一,‘尊君’过甚,易为专制张目,若遇暴君,则‘礼法’反成酷政之盾;其二,‘性恶论’若失节制,或导人唯利是图,使世风浇薄;其三,荀学‘排斥思孟’,若独尊一家,恐复蹈理学独断之覆辙。”

林鸿并非胡编乱造,而是根据当今洪武朝的各种现象,总结出来的。

洪武朝锦衣卫横行,若以荀学‘重法轻德’为据,必然加剧严刑峻法之弊。

而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若被曲解,可能更加会助长滥用民力。

“那你认为,荀学并不适合在我大明朝使用么?”

朱允熥心中很是好奇,看着这林鸿,他其实心中也清楚,荀学若是直接替代程朱理学思想,是有着一定问题的,但若是将荀学改进,就不同了。

也不知道,这林鸿能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只见。

林鸿清了清嗓子,抿了一口杯中的淡茶,继续言道:

“臣以为,当以荀学为政术之补,而非全盘替代;可取其‘礼法并重’,‘务实致用’之髓,而弃其‘极端尊君’之弊;同时,容道家之自然、陆学之心性、陈亮之事功,使学术如百川竞流,不锢于一渠。”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在政治层面上,用荀学‘明分使群’强化吏治,但需以‘民本’,譬如孟子思想,来制衡君权。

在社会层面,需要采荀子‘化性起伪’教化民众,但需保留‘人欲合理’的调节空间。。

林鸿所说的这些话,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朱允熥很是满意。

“好,你从此就留在我身边吧,我去和陛下请示,让你担任我的属官。”

朱允熥本来想直接让林鸿担任自己的伴读,但想了想他也没有这种资格,毕竟伴读的官职身份太高了,需要朱元璋亲自同意。

至于属官,则没问题了。

对了。

他现在还有一件麻烦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现在还居住在东宫的西配阁,太不方便了。

需要搬出来住了。

最好能够开府。

这样才拥有征召门人和属官的资格。

不然的话,就比如这林鸿已经被他看重了,甚至任命为属官了,可是自己连给他一个住着的地方都没有。

“臣,谢殿下。”

林鸿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他终于能够踏入仕途了吗?

林鸿,这就相当于‘面试‘成功了,这顿时给其他人打了一个榜样,不少人蠢蠢欲动,立刻就有人出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朱允熥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了几个,看着还不错的。

嗯。

这次的收获还可以。

不过,最终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