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么做的话,他如何得到皇爷爷的同意,真的不这么做的话,估计那一日朱允炆已经被册立为皇太孙了,到那时木已成舟,他就再也没有办法翻身了。
毕竟,皇太孙都已经册立了,文武百官都看着呢,难道还能让朱元璋立刻就反悔?
“什么事情?”
朱元璋随即又道。
见朱元璋不再提抬棺死谏的事情,朱允熥这才将怀中的大明宝钞拿了出来,道:
“皇爷爷,这是孙儿打造的新型防伪宝钞,我大明朝的宝钞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防伪问题很是严重,今日这两日孙儿命令宝钞提举司的官员们,把新型宝钞打造了出来。”
闻言。
朱元璋却脸色一冷,带着质问之色:
“私自命令宝钞提举司制造宝钞,这可是死罪。”
“咱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
“你可知罪?”
朱允熥脸色再次微顿,这是在吓唬他呢?
他可不是吓大的,同时他胆子可大的很。
朱允熥面露正色,不卑不亢,立刻言道:
“皇爷爷若是认为孙儿有罪,那就惩罚孙儿吧。“
“孙儿宁可犯下死罪,被皇爷爷处死,也不能容忍我大明朝民间有着各种力量,私自诸多宝钞,祸乱百姓。”
这番话,很明显回答的很合格,朱元璋的脸色放松,把那新型的大明宝钞接了过来。
朱允熥也随即讲述,这新型大明宝钞的防伪能力到底体现在哪方面。
乾清宫内,自然也是透光的,朱元璋拿出宝钞对着阳光,很清楚的看到了其中的纹路和字样,不禁感慨:
“确实不错,这种宝钞,百姓们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
他把宝钞放下,随即看向朱允熥道:
“你确实做了一件利于我大明朝的事情。”
“说吧,你想让要什么赏赐?”
新型的防伪大明宝钞,对于大明朝而言确实有着很大的作用,朱元璋自然不吝啬于赏赐。
他原本以为,朱允熥会大胆的提出,让自己直接册立他为皇太孙。
或者提拔某些朱允熥的属官,提升自身的力量,比如陈南宾等人。
亦或者,提出金银财宝之类的。
但朱元璋没想到。
朱允熥居然想要改革大明朝的宝钞制度。
“皇爷爷,孙儿并不想要任何赏赐,再多的赏赐其实都没有意义,孙儿担忧的当今我大明朝的宝钞制度。”
“自从皇爷爷颁布宝钞制度以来,至今,我大明朝的宝钞虽然并未彻底失效,但已经完全陷入崩溃了。”
朱允熥并没有危言耸听。
皇爷爷朱元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可谓是样样都行,军事、政治、驾驭臣子等等,可唯独不擅长经济,这导致大明宝钞制度在当今大明朝,越来越朝着坏的趋势奔赴。
在这个时期,大明宝钞的贬值、民间拒用、朝廷强推等现象并存,呈现出‘名义上流通,实际上失效’的状态。+3+5_k+a.n¨s+h+u-.′c′o!m¢
使得宝钞崩溃的原因,不仅仅是防伪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宝钞严重贬值,使得通货膨胀,这也是因为发行失控的原因,朱元璋为弥补财政赤字,譬如北伐、发俸、藩王供养,无节制印钞。
毕竟,这来钱也太简单了。
缺钱,印就完了。
北伐缺钱?印!
赏赐缺钱?印!
赈灾缺钱?印!
这就导致大明宝钞的钞值暴跌,洪武八年初发行时,一贯宝钞等于一两白银,等于一千文铜钱。
到了如今的洪武二十五年时,一贯宝钞只等于一百文到两百文铜钱了,这就相当于大明宝钞贬值了八九成!
对此,民间也做出了各种反应,商人们更是拒收宝钞,交易时要求‘银钱兼用,钞则折价’的现象。
本来,若是这个时候改革的话,还是有机会挽救的,可朝廷并没有改革,而是直接强制推行。
有关于大明朝的法令,更是严苛的令人发指。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诏:“凡交易,钞钱兼行,违者罪之”
洪武二十四年,更是规定:商税、盐课、俸禄部分用宝钞支付。
但宝钞贬值实在是太严重了,民间根本没有人使用,这让百姓和商贩们如何自行?最终导致很多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民间仍以白银、铜钱为主。
俸禄发宝钞,但官员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正七品知县月俸仅值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