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童祥和正在慈云堂里抄写佛经,铁蛋气急败坏地跑进来说道:”大掌柜的,不好了,出事了,那个小叫化子出事了。”
童祥和继续抄着佛经,头也没抬,问道:”是不是死了?”
铁蛋道:”不是死了,死了就没事了,是出事了。”
童祥和把笔往桌上一扔,喝道:”他跑了?”
”他浑身那么多绳子,再加上小的严加看管,他哪能跑得掉呢!”
童祥和又拿起了笔,拔掉一根散乱的狼毫,慢条斯理地说道:”既然没死,又没跑,你紧张兮兮的干什么?”
”老太太亲自带了两个丫鬟来,听了小叫化的哭诉,把小叫化给救走了!”
童祥和正要落笔,一听,笔在空中停住了:”老太太听了小叫化的哭诉?铁蛋,你是不是半中间出去了,让驼叔单独跟小叫化子呆在一块儿?”
铁蛋忙辩解:”没有,绝对没有!您叮嘱过我,一直要守在那儿看小叫化子咽气,我是半步也没离开过库房,眼睛一直盯着小叫化子,就连驼叔让我去买猪头肉买酒喝,我都没……”
童祥和朝铁蛋招招手:”你过来。”
铁蛋惶恐地走近童祥和。
”张开嘴,呼口气。”
铁蛋顺从地张开嘴呼了口气。
童祥和挥起拳头朝铁蛋脸上猛击一拳,把铁蛋打翻在地,怒不可遏地吼道:”满嘴酒气,还说没有离开半步,你这个混账东西,误了我的大事。”
童祥和说完匆匆走了出去。
一尊真人大小的观音菩萨塑像端坐在神案上方,神案上香烟缭绕。神案左侧一张铺着蒲团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约六十来岁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老太太身边的茶几上还放着一个木鱼。这位老太太就是童祥和的母亲。童老太太原本是天津大户人家的女儿,十六岁时,嫁到童家,算是下嫁。因为那时童家只是普通的生意人家。童老太太嫁过来时,童祥和的爷爷正开着这家当铺。当时当铺的名字叫诚信。不过童祥和的爷爷既不诚也无信,是京城典当行业界有名的刻薄鬼。童祥和的父亲是他的独子,童老太太嫁过来后,一连生了三个儿子,都是没满周岁就夭折了。童老太太认定是童家开当铺做多了缺德事的报应。第三个儿子夭折后,她开始吃素拜佛一心向善,并劝得自己的丈夫也像她一样积德行善。不久,童祥和的祖父去世,他的父亲童致仁开始接手经营当铺。童致仁一改乃父的经营作风,对来当当的顾客十分宽厚,他把北京典当行业共同实行的一个月当期改为一百天。并且对所当之物估价时也比其他当铺宽厚得多,尤其是对一些揭不开锅的穷人来当当,他更是宽容。传说,有个穷秀才,是个孝子,老母亲病了,他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光了,给老母治病,最后,老母还是死了。这时他家除了一条破棉被外已是家徒四壁,连买张纸钱的钱都没有了。这个穷秀才万般无奈,夹了这床破棉被送到诚信当铺想当几个铜板先给妈买几张纸钱烧烧,恰好童致仁和童老太太都在当铺里,问明情况后,竟把穷秀才的这床扔到街上都没人要的破棉被当了二十两纹银,使穷秀才的老母亲得以入土为安。当时,这件事轰动了京城。北京的穷人遇到了急难,都会把家里的破东烂西拿到诚信当铺来当当,只要是情况属实,童致仁都会给予帮助。十年下来,童致仁竟得到了”万家生佛”的美称,但他老家的万亩良田也赔掉了一半---五千亩。也许是真的善有善报吧,就在他们帮助那个穷秀才葬母的第二年,童老太太生下了童祥和。那位穷秀才后来也中了举,还放了外任,到童祥和十岁时,居然升到了直隶总督,他做直隶总督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诚信当铺题了一块”上当不受骗”的金匾。
张野鬼躺在神案右边的一张躺椅上。两个丫鬟正忙着给张野鬼擦洗包扎伤口。一位花白胡须的老大夫一边给张野鬼号脉一边说:”老太太,这孩子的伤都是表皮之伤,不足为虑,换几次药就会好的。只是他的身子非常虚弱,倒是要吃点败虚火扶中气的药好生调理一下。”
童老太太叹口气说:”唉!这孩子真可怜,就麻烦您给开个方子吧。”
一个丫鬟拿出笔墨纸张放在桌上,老大夫坐下写药方。
童祥和匆匆走进来:”妈!”
”哦,你来了,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你放在库房里的孩子我要来了。听说这孩子脾气犟、性子野,说话顶撞了你,我让这孩子给你认错赔礼。”童老太太对张野鬼说:”野鬼,快起来,给大掌柜的磕头赔罪。”
张野鬼从床上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