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事务处理妥当后,孙志高便返回了县城。
回到家中,孙志高被周氏嘘寒问暖一番,便将扬州分店开业的盛况以及目前的经营状况细细说与母亲听。
周氏脸上满是欣慰与自豪,不住地夸赞儿子有出息。
第二日下午,孙志高如往常一样下课后提着周氏安排下人送来的酒菜,前往赵师傅的院子。
不想刚迈进院子,孙志高便瞧见一个瘦小的男孩,约莫七八岁左右,正蹲在角落里,摆弄着地上的石子。
孙志高不禁有些纳闷,这是哪来的小孩?
据他所知,他师傅赵武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平日里独来独往,怎么会突然冒出个孩子。
赵武听到脚步声,从屋内走了出来,看到徒弟来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招呼他进来。
可眼睛瞥见那小孩时,神色却有些无奈,微微皱了皱眉头,开口解释道。
原来这小孩的父亲以前是他的下属,小孩他娘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去世。
家里的老人都走了,他爹便把他托付给了附近的邻居,每月按时把军饷寄回去,就盼着孩子能平安长大。
谁料前几个月,他爹去战场上不幸牺牲了。
赵武得知消息后,念着旧情,想着隔壁县离得也不远,便前去探望。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便让赵武怒火中烧。
只因孩子没了爹,没了后续的经济来源,那邻居便开始虐待他。
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还动辄打骂他,最可恶的是孩子他爹的抚恤金明明己经给了他们。
赵武当场发了好大火,找来里正,将那邻居好好惩戒了一番,并把抚恤金要回。
只是事情解决后,这小孩却没人愿意抚养,村民都怕这事吃力不讨好。
赵武心一软,只能把他带了回来。
“志高啊,你把这孩子领走吧。”
赵武看着孙志高,一脸认真地说,“我可没空带这孩子,你将他带回去,给他口饭吃就行。”
话虽这么说,赵武心里清楚,他这徒弟心最是柔软,定不会亏待了这孩子,总比跟着自己一个大老粗强。
谁知这小孩一听,立刻站了起来,小脸涨得通红,大声说道:“我不要!我要习武,长大了也要跟爹一样去参军!”
赵武闻言只是地摇了摇头,并不理会他。
孙志高看着这情景,也有些哭笑不得,可又实在不忍心拒绝。
最终,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把孩子带回了家。
回到家中,孙志高把事情的缘由一五一十地跟周氏说了,并介绍这小孩名叫赵毅。
周氏听后,心疼得不行,眼眶立刻红了起来,一个劲地说:“这群杀千刀的,得了别人爹的好处不说,竟还这般虐待孩子!”
说着,她赶忙将孩子拉到身前,细细打量他身上是否还有伤处。
赵毅有些拘谨,不自在地动了动。
周氏轻轻抚着他的头,柔声道:“孩子,别怕,往后在这儿,没人能再欺负你。”
说着,便拉着他的小手,又是拿点心,又是拿水果,忙得不亦乐乎。
赵毅从未感受过这种温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站在那里局促不安,眼神中满是警惕与疑惑。
周氏温柔地笑着,轻声说道:“孩子,别怕,以后就把这当你自己家,叫我干娘就行。”
赵毅下意识地看向孙志高,像是在寻求他的意见。
孙志高读懂了他眼中的求助,上前一步,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道:“这是我阿娘,以后也是你娘,你放心住下,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跟我们说。”
赵毅微微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能叫出口。
周氏见状,也不着急,只是拉着孩子的手,吩咐下人准备好热水,说要给孩子好好洗漱一番。
待热水备好,她亲自帮孩子挽起衣袖,轻柔地擦拭着他满是尘土的小脸,又细细地帮他洗净手脚。
洗漱完毕,周氏又走进厨房,亲自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还特意卧了两个金黄的鸡蛋。
她端着面来到厅中,脚步急切却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生怕洒出一滴汤汁。
刚迈进厅门,就瞧见孩子正局促地站在原地,双手不安地揪着衣角,眼神中满是陌生与无措。
周氏脸上立刻绽出温柔笑意,快步走到桌前,将热气腾腾的面轻轻放下。
“小毅,快过来坐,尝尝干娘做的面。”周氏一边招呼,一边拉着赵毅在椅子上坐下。
赵毅微微仰起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