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人家规矩讲究,男女七岁后便不同席。
孙志高和盛维父子来到宴会厅后,只见厅内布置得典雅庄重,桌椅摆放整齐。
大厅中间立着一扇高大的屏风,这屏风将宴会厅一分为二。
孙志高这边能隐约看到女眷那边的人影晃动,却又瞧不真切面容。
盛维笑着招呼孙志高入座,说道:“孙公子,今日粗茶淡饭,还望不要嫌弃。”
孙志高连忙回应:“盛伯父客气了,能受邀前来,己是志高的荣幸。”
盛长松在一旁笑着,边为孙志高斟上一杯茶水。
女眷那边,周氏在盛母的引领下落座。
品兰和淑兰坐在盛母身旁,品兰眼睛滴溜溜地看着对面男席。
淑兰轻轻拍了下品兰的手,示意她安分些。
宴席开始,下人们鱼贯而入,端上一道道美味佳肴。
盛维想为孙志高把茶杯换成酒杯。
孙志高用手轻轻挡住,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婉拒道:“盛伯父,实在对不住,志高明日还需早起读书,不便饮酒,还望伯父体谅。”
盛维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理解的笑容,放下酒壶,点头说道:“孙公子果然勤奋好学,自律如此,将来必成大器。读书之事确实要紧,是我考虑不周了。”
盛长梧在一旁也笑着附和:“孙大哥这般刻苦,小弟实在佩服,日后还得多向您请教。”
女眷这边,盛母也笑着对周氏说:“孙夫人,这一路辛苦了,尝尝这道咱们府上的招牌菜,看看合不合口味。”
周氏微笑着点头,夹起一筷子菜,细细品尝后赞道:“盛夫人,这菜做得真是美味,厨艺精湛。”
品兰则忍不住小声嘀咕:“娘,我可以吃了吗?”
盛母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小馋猫,吃吧。”
随着宴席的进行,气氛愈发融洽,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宴会厅。
偶尔,孙志高目光会飘向屏风那边,虽然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
但他隐隐觉得,今日的盛府之行,或许会为他的人生带来新的转折。
而淑兰,也会在不经意间,目光望向屏风的这一侧。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孙志高和周氏起身告辞,盛维一家将他们送至府门口。
而陈实己在盛府门口等待多时。
盛维说道:“孙公子,日后若有闲暇,还望常来府上坐坐。”
孙志高拱手应道:“盛伯父客气了,若有机会,必定再来叨扰。”
周氏也与盛母道别,两人相约下次再聚。
回去的路上,周氏感慨道:“志高,盛家的人都挺和善的,今日这一趟,很是舒心。”
孙志高笑着点头,心里却对盛家此行的目的有所猜测。
盛家或许是己有了结亲的打算,毕竟剧中盛家也是看中“孙志高”年纪轻轻考中秀才,想通过与他结亲从而摆脱商贾身份,这心思昭然若揭。
虽说他大概猜到了盛家的心思,但他并不反感。
一来是他对盛淑兰印象颇好;二来他也知道,自己这辈子终究是要成家的。
母亲周氏平日里最在乎的就是他,如果他说自己这辈子都没有成亲的想法。
周氏定然会自责未曾将他照拂妥当,致使他生出如此念头。
既然如此,能与一个自己合眼缘的女子结为连理,倒也是一桩美事。
但同时,他也明白这场婚姻背后所牵涉的种种复杂关系和利益纠葛。
对于是否要接受盛家的联姻提议,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权衡利弊。
这一决定不仅关乎自己,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孙家,而他也需对淑兰的一生负责。
盛家二房盛竑确实能给他带来不少资源,其在官场的人脉,说不定能为孙志高未来的仕途铺就一条坦途。
可孙志高对他后院的复杂程度很是不喜。
盛竑明明自己也是宠妾灭妻的受害者,而他却未能吸取教训。
到了自己当家后也走这种老路,对林小娘宠爱有加,致使家中妾室争斗不断,嫡庶矛盾激化。
再说到盛明兰与顾廷烨的那些事,更让他心生忧虑。
身处这个时代,他更是明白这个社会对女子的约束极为严苛,女子的声誉关乎一生。
就拿盛家大女儿华兰来说,嫁入伯爵家后,在婆家常年被刁难。
甚至连自己的嫁妆都被克扣,但为了家族,只能默默忍受。
只因她是长女是盛家的招牌,怕自己有不好的名声继而影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