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高等人一路舟车劳顿,终于抵达了扬州。
刚下船,他们便被这座府城的繁华震撼。
港口桅杆林立,商船如织,码头工人忙着装卸货物,吆喝声此起彼伏。
孙志高环顾西周,只见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这扬州可真热闹啊。”林羽不禁感叹道。
孙志高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扬州乃江南重镇,商贸发达,人文荟萃,自是繁华。咱们先找个客栈安顿下来。”
他们沿着街道寻找客栈,街道上人流如潮,店铺鳞次栉比。
孙志高留意到,扬州的物价与清河镇县城相比,着实高出不少。
就拿最简单的面食来说,在县城一个烧饼不过两文钱,可在扬州竟要十文。
住宿价格更是惊人,普通客栈一晚的房钱,在县城能住上三西晚。
孙志高和同窗们一边感慨,一边挑选性价比高的客栈,一路上询问了几家。
在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门前停下,伙计热情地迎了上来,“几位客官,住店吗?小店干净整洁,价格公道。”
孙守仁询问了价格,一晚住宿加三餐,每人竟要三百文钱。
他的眉头瞬间皱成了个“川”字,下意识地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在清河镇,这般花费足够一家人舒舒服服过上好些日子。
孙志高心中一惊,这价格可比宥阳县贵了不少。
苏逸也小声嘀咕:“这物价差距可真大。”
“掌柜的,您这价格可不低呐,能不能再便宜些?孩子们都是来参加府试的,盘缠有限。”孙守仁赔着笑,客气地与掌柜商量。
掌柜的摇着手中的折扇,不紧不慢地回应:“客官,您瞧瞧咱这客栈的位置,离考场近,往来便利;再看看这住宿条件,干净整洁,被褥都是新换的;三餐也是荤素搭配,营养又可口。这个价,在扬州城可不算贵。”
孙志高看着大伯为难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
和几个同窗商量后决定去看看能不能租个院子。
大家思考后都认同,毕竟要住到放榜,几人都不富裕。
商量妥后便凑到孙守仁耳边轻声说:“大伯,要不今天先住这儿吧,天色己晚我们明日去人牙子那边看看有没有院子出租。”
孙守仁听后,神色稍缓,思忖片刻。
觉得这是眼下较为妥当的办法,便向掌柜点头,应下了一晚的住宿。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
孙志高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便与孙守仁和同窗等人前往人牙子所在之处。
一路上,扬州城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
街边的早点摊热气腾腾,包子、馄饨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挑着担子的小贩穿梭在人群里,叫卖着新鲜的蔬果。
找到人牙子后,孙志高几人说明了来意。
人牙子是个精明的中年男子,眼珠一转,笑道:“公子来得巧,最近还真有几处院子要出租,离考场不远,环境清幽,最适合读书备考了。”
一行人跟着人牙子去看房。
第一处院子略显破旧,墙壁有些剥落,院子里杂草丛生,众人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
第二处院子倒是宽敞,但租金昂贵,孙守仁面露难色。
首到第三处院子,众人眼前一亮。
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有几间正房,还有个小厨房和水井。
院中种着几株桂花树,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香。
这离考场不近但也不会太远,租金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苏父与孙守仁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孙守仁上前与牙人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敲定了租金和租期。
租好院子后,众人便回客栈收拾行李,搬了进去。
安置妥当,孙志高和苏逸等人前往府衙报名。
苏父和大伯,还有两名同窗的叔父则准备去买些菜和柴火。
府衙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学子们在长长的队伍中耐心等待,周围都是前来报名的考生,大家三两成群,低声交谈着。
孙志高他们排着队,也耐心等待。
轮到他们时,孙志高将县试的证明、户籍文书等资料一一呈上。
衙役接过资料,仔细查验,又对照着名册核对了他们的身份信息。
确认无误后,在他们的报名册上盖上了鲜红的印章。
衙役说道:“报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