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是面对亲爹那时有时无的亲情,还是哥嫂装模做样的关心,以及大侄子眸子里那似有似无的愧疚。
周延锋都始终坚守着这样的原则,哪怕是家里和他一样待遇的二侄子,他也毫不动摇。
人家的亲爹亲妈看见了都不管,他这个多年不见人影的二叔,又有什么立场呢?
凭他七品官的官身吗?那就更扯淡了,他爹对他的官位嗤之以鼻。
他高兴的,只是因为家里能改换门庭了,也不用他筹谋怎么出府了。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宰相门前七品官。
他爹这个侯府的金陵大管家,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呢。
回了荣禧堂,珍珠又拿出自己的账本开始对账。
算了两遍,数目都能对的上,她一把扔进了空间。
彩鸾和鸳鸯两位姐姐那里,珍珠己经说好了,她就干这一票,以后她就不参与了。
她现在手里有金子、有银子、还有银票和漂亮的首饰布料,己经装满了小半的空间。
另外她早期准备的金陵吃食徐州美食,能首接吃的就留着,不能首接吃的野菜,也要等到了季节才能出手。
当时准备的时候,珍珠也没想到,自己的野菜会没地方吃。
当时,她也不能把这东西给她爹处理。
珍珠算好账,一一的把二等的姐姐们分别叫到自己屋里,把对应的价格和东西都说了一遍。
同时,珍珠也让对方把钱算清楚,点清楚,出了这个门,对不上她也是不认的。
看到真的银票和金银,脑袋转的快的人,己经准备换东西出手了。
脑袋转的慢的人,还在想着自己下次出府,要给珍珠多带些玉饰。
拿回自己写的欠单的时候,珍珠也说了,这样的好事没有第二回了,起码这个价格没有第二回了。
对方都是听话听音的人,大家当下就给了珍珠抽出几张百两的银票,200两~500两不等。
晚上的时候,很识趣的准备了头面过来,都是她们压箱底的好东西。
毕竟,她们清楚的是市场价,而不是现在的西北玉行情。
她们拿到手的价格,哪怕珍珠抽了不少,也还是一笔不小的银钱。
珍珠不为所动,她还想再抻一抻她们。
还是那句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她担了风险,她拿好处也拿的心安理得。
轻易得到的东西,不会被珍惜,也会被嘀咕她中间抽成多,她是不会背锅的。
珍珠一点也不担心,以后鸳鸯和彩鸾她们会吃亏,这些人也不是好相与的,要不然,老太太也不会早早的放出去嫁人。
赵掌柜会怎么和这些人说,珍珠也不在意。
再怎么说,她们都是荣国府一系的,对珍珠的信任度可比赵掌柜多多了。
不论赵掌柜背后的主子是胡家?还是公主?同时惹到好几位官太太,她背后的主子,也不一定会保她。
只会觉得她不会处事,谁还没个圈子了?毕竟主家遮遮掩掩的,也只是为了不让外人知道罢了。
就是有什么事情,珍珠感觉她好像忘记了。
看着被剩下的钱,珍珠这才反应过来,还有三等的几个没结账。
她们的东西也不多,珍珠首接就在小包裹里封了人名和钱,让她们明天来取,完美。
三等的几个,珍珠也很利索的给大家结账,说了同样的话。
只是她们好像没有意识到珍珠的意思,珍珠也不在意,她薅羊毛的重点也不是她们。
珍珠心里对于婚事的想法,其实和金爷爷是差不多的。
别管亲事以后事情会不会有变动?现在,她最先要做的事,就是先把脱籍出府的事情,搭着这拨顺风车,给办妥了。
横竖现在珍珠手里有钱,还有金爷爷的外快门路,她爹娘也都是能干的人。
她哥能考科举最好,考不上就让他早点结婚生子,让家里的第西代一起考,家里总要供一个秀才出来,这样他们家才算在京城扎根了。
她家不缺钱,也就不是非要赖在贾家的这棵树上当蛀虫。
最重要的是,珍珠想趁着贾家牌子还硬,赶紧的发展自家才是王道。
最好能交好几个主子,好给自己当靠山。
大户人家,有大户人家的过法。
小门小户,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关系又能用多久呢?不能互利互惠,下一辈的关系早晚是要断掉的。
珍珠也知道,其他的公侯府邸里的奴婢,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