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空殖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第二艘和第三艘飞船也相继成功着陆。三批设备全部安全抵达月球表面,为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陆后,自动化建设机器人开始按照预设程序工作。它们首先部署了太阳能帆板,为后续操作提供能源。然后,它们开始平整地面,为基地主体结构做准备。
"蚁群系统"也迅速投入工作。"侦察蚁"开始勘探周围区域,寻找富含资源的区域;"工蚁"开始收集表面的富镍陨石;"搬运蚁"将收集到的资源运送到临时处理站;"加工蚁"开始提取有价值的金属。
李太昊和团队通过摄像头监控着这些机器的工作。尽管通信延迟约3秒,但操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屏幕上,一台大型机器正在沿着预设的轨迹移动,从喷嘴中挤出经过特殊处理的月球土壤混合物,一层一层地堆积,逐渐形成墙体结构。
"太阳能阵列己经展开到80%,"王德忠报告,"能源输出达到预期水平。小型核反应堆也己经启动,处于低功率运行状态。"
"通信系统全部在线,"林小雨补充,"高增益天线己经对准蓝星,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最大值。"
李太昊满意地点点头:"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下一步,我们需要密切监控建设进度,确保在下一批设备发射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
一个月后,月球基地的初步轮廓己经显现。3D打印的防护结构完成了约40%,太阳能阵列全部展开,能源系统运行稳定。"蚁群系统"己经收集了约20吨富镍陨石,提取出约15吨有价值的金属,为后续建设提供了部分原材料。
李太昊在一次首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月球基地的最新进展。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另一个天体上进行大规模建设,"他对全球观众说,"我们的自动化建设系统正在月球表面创造奇迹。"
屏幕上播放着月球基地建设的延时摄影视频,展示了基地如何从一片荒芜的月球表面逐渐成形。
"我们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发射第二批设备,包括生命支持系统和更多的居住舱。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在一年内迎来首批宇航员。"
记者们纷纷提问:
"这个基地能支持多少人居住?"
"月球资源开采的前景如何?"
"你们如何解决月球极端环境带来的挑战?"
李太昊一一作答,展示了太昊航天的技术实力和远见卓识。
发布会结束后,阿卜杜勒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祝贺:"李先生,你们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骆驼国将继续全力支持这个项目。"
张明也发来贺电:"太昊航天的技术创新令人瞩目。航天局愿意提供更多技术支持,确保月球基地建设顺利进行。"
李太昊感谢了合作伙伴的支持,然后回到了公司。
"下一批设备的准备工作开始吧,"他对团队宣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