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无奈,见不得法,只好撤军回见周瑜。
三将曰:“唐军胆怯,守而不出,奈何!”周瑜并未见责,反而笑曰:“汝等无须自责,吾料想甘兴霸等惧我江东水师,欲固守待援或寻隙破我。”
吕蒙曰:“即知如此,如之奈何!”周瑜曰:“勿忧,吾来前便已有计矣。
汝等可如此,如此,则甘宁等可灭,江夏可得也。”
诸人大喜,急忙各去准备不题。
以后二十余日,吴军每天皆来骂阵,甘宁等只是不战,消耗吴军的士气。
一日,甘宁谓太史慈与徐盛曰:“诸公见否,吴军今日之军容、士气已大不如前。
常言道:一股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明日某与子义可领兵突然杀出,必然大破吴军一阵。”
众将称善,于是各作安排。
次日,只见吴将周泰仍一万兵在寨前骂阵,吴军折腾了一个早上,精疲力竭,见唐军仍不肯出,不由得无可奈何。
周泰看看日头,此时已经六月份,天气炎热,军士饥渴难耐,而观唐军仍不肯出,遂下令吴军于船上各自歇息,饮水吃些干粮,以免中暑。
忽听唐军水寨中号炮声隆隆,大队唐军战船一起开动,杀出阵来。
周泰先是一惊,然后大喜过望,急令吴军杀上前去。
两军近战接上交锋,弓矢如雨,各自肉搏,吴军人少渐有不支,渐处下风。
周泰见形势不好,不敢恋战,急传令鸣金退兵。
吴军战舰闻令,渐渐脱离战场回撤。
甘宁、太史慈见得胜,心中大喜,被吴军堵在家门口骂了一个月怎能好受,好容易逮着了出气的怎能放过,遂领三万水师紧追不舍。
周泰见唐军水师跟上,不忧反喜,嘴角浮现一股冷笑,传令道:“快划,和唐军保持五百步距离,不能远也不能近。”
甘宁等见吴军船快,渐行渐远,遂下令艨艟战舰投放石雷。
因为我在长安秘密制造火炮需要大量的火药,故荆州水军并未配备多少石雷,只有五千余枚而已。
唐军石雷飞向吴军战舰,十枚中总有二三枚击中,一时间吴军船阵中多有战舰受创起火,吴军退军速度渐渐减缓。
不过吴军也不示弱,吴军艨艟战舰上也装有石雷,于是也纷纷还击。
一时间双方打打逃逃,始终保持一定距离,渐渐追追逃逃出去一二十里。
渐渐的,吴军败退战舰驶过一处三叉河口,甘宁仍率军不舍,忽然间两侧惊天动地连珠号炮响起,左右各杀出大队吴军水师,将唐军水师后路截断。
周泰大喜,忽令败退吴军掉头,会后两路埋伏吴军一起掩杀。
时甘宁、太史慈见中了埋伏,大惊失色,甘宁急道:“事急矣,吴军众多,某来断后,子义可领兵先退。”
太史慈不肯,厉声道:“不可,兴霸乃荆州主将,身系荆州安危,安可领断后重任。
可容慈领兵断后,公领兵速速杀出,会合徐将军来救!”甘宁不肯,太史慈大怒道:“事急矣,公若不早退,欲陷三军于死地乎!”甘宁无奈,只好先领一军奋勇杀向回路。
此时唐吴两军水师战舰短兵相接,各逞英豪,接舷近战。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枪争鸣,血光飞溅!双方将士血流成河,江水映红。
浩荡的长江中到处飘浮着死难将士的尸体,场面凄惨无比。
江水也仿佛呜咽澎湃着,像在为死难的中华健儿哭泣。
甘宁浑身浴血,也不知砍倒多少挡路吴军,领军且战且走,渐渐要杀出重围。
太史慈则领军死战断后,抵抗吴军。
慢慢慢地慈身边战舰越战越少,将士越战越稀,秦军渐渐势危。
副将凌方急曰:“太史将军,吴军势不可挡,如再不急退,必全军覆没矣!”太史慈怒道:“甘兴霸都督尚未杀出重围,吾若不挡住吴军,甘都督必会被困,那时荆州无人统领,岂不危矣。
休要多言,敢再言退者,立斩!”于是太史慈领残兵死命退后,甘宁在太史慈掩护下且战且走,终杀透吴军重围,退往江夏。
却说周瑜于帅舰上虽指挥吴军奋力拦截,但仍被甘宁斩将夺旗而去。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