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直呼名讳,一怒之下,拔刀斩断了那衙役的手臂。
常遇春本想将计就计被衙役锁到牢里去探查知府俞良骥的不法行为,但被穆兴安打乱了计划,不得不表明身份,并下令封锁州府衙门,防止有歹人趁乱逃了。
第一个衙役,则是因为冒犯国公,被杖责五十,但知府俞良骥袒护,杖责的时候做手脚,常遇春只得命卫所士兵当堂杖责五十,没想到那衙役没挨住,被打死了。
第二个衙役,通过杖责的技术活,从中收受好处,审问的时候,拒不交代,动刑之时,不幸被打死
第三个衙役,未经朱元璋准许直接锁了当朝国公,当面直呼当朝正三品武将名讳,审问的时候,拒不交代,动刑之时,不幸被打死。
剩下那两名衙役,则是因为未经朱元璋许可,直接锁了当朝国公,常遇春请求判斩立决。
常遇春还着重说了常森因此受了不少惊吓。
知府俞良骥,多次造谣诬陷当朝正三品武将,穆兴安不与其计较,但知府俞良骥得寸进尺更加目中无人,指使衙役对抗正三品武将,严重阻碍朝廷抓捕匪寇计划,兴许有匪寇因此而逃脱。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中饱私囊。纵容衙役收取好处,知道而不加以制止。
除了这些内容,还有常遇春的一些建议,第一个就是在舟山群岛设立宁波府水师,撤县,迁出原有百姓,原有所有区域划归宁波府水师,所有田地收归军田,水师从百姓中招收精通水性和驾船的,准许其家属居住在舟山群岛,舟山群岛施行军管,但朝廷也要派官员共同管理,水师管训练和作战,官员管生产和生活,互相协作,但互不干预,朝廷不调拨除造船外的任何军饷粮草,宁波府水师完全自给自足,每年需要缴的税赋,分文不少。
另一个就是,手镣脚镣的改进。手镣的链子长度改成两寸,锁人的时候,双手锁在背后,让犯人丧失反抗的能力。脚镣的链子长度改为半步,既不影响犯人行走,又能减缓犯人逃跑。
常遇春写完之后,给穆兴安看了看。
等穆兴安看完之后,常遇春让穆兴安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朱元璋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