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还真就做不到。
“常施主,需要小僧怎么做?”姚广孝问道。
“道衍和尚精通佛法,倭国也推崇佛法。”常遇春说道。
“常施主是让小僧去倭国?”姚广孝说道。
“是去倭国,但不是直接去。”常遇春说道。
“常施主不妨细说。”姚广孝说道。
“不久前我在苏州府与倭寇打了一仗,你此时从大明入倭国,恐有不测。陛下册封了武当山,道衍和尚想必也知晓了,你便以陛下推崇道教,放弃佛教为由入高丽宣扬佛法。在高丽时,学学倭国语言,结识一些与倭国佛教有往来的和尚,找机会入倭国。”常遇春解释道。
“在高丽时,也多了解一下高丽皇室,灭高丽也有你道衍一份功劳。入倭国后,削弱北朝,扶持南朝,让其内耗加剧。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一举荡平倭岛。”常遇春接着说道。
“小僧如何将消息传递回来呢?”姚广孝问道。
“道衍和尚可有什么信物?”常遇春问道。
“小僧并不贪恋财物,身无长物。”姚广孝说道。
“借你木鱼一用。你在木鱼之上做个记号,再交给我,我拿着这个木鱼去见陛下。陛下会安排跟你联络的人的。到时候那人便以此木鱼为信物来找你。”常遇春说道。
姚广孝在木鱼上做好了记号交给了常遇春。
“道衍和尚,今日之事切莫对任何人提及。还有你这位朋友,你照顾好。”常遇春说道。
“小僧今日见过常施主吗?”姚广孝说道。
常遇春立刻赶到宫里,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跟朱元璋汇报。把木鱼交给朱元璋后,常遇春便离开了皇宫。
几日后,天界寺一名和尚大骂朱元璋忘恩负义,忘了当年寺庙收留他的恩情,如今却又要抛弃佛教后,逃出应天府,一路逃到了高丽。
这一日,有百姓往常遇春府上送粮食,常遇春才想起来自家佃农的事。连忙让管家把戴成弘和姜运喊了过来。
“戴成弘,姜运,你二人说说今年这地里收成如何?”常遇春问道。
“回郑国公,地里今年收成比往年高了两至三成。比周边那些田地高了三成还多。”戴成弘抢先说道。
“百姓们收完地里的粮食以后,早早的就把明年的租子都交上来了。”姜运说道。
“常森,明日你随他二人将百姓交来的租子都原封不动的退回去,一户也不能落下,一户也不能出错。明年太子和你姐大婚,就说是这个原因,免去他们三年的租子,还有你大哥常茂也要迎娶宋国公的女儿了,这个免去他们一年的租子。”常遇春对常森说道。
“孩儿明日就去办。”常森说道。
“明年开科取士,你二人忙完这件事后就安心准备科举。若是需要什么书籍,你二人尽管开口。”常遇春说道。
“草民多谢郑国公提携。”戴成弘和姜运异口同声说道。
等管家和戴成弘以及姜运离开后常遇春对常茂、常升、常森三兄弟说道:“你三个给我记好了,离胡惟庸有多远就多远。要是让我知道你们谁跟那胡惟庸有什么私下接触,别怪我家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