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彰把林伊引到船东那,自己就去忙了。等他忙完去找林伊时,就看见她在艰难地拖着一桶牡蛎。
上前叫住她,抢过她手上的木桶,“你怎的自己提这么重的东西?不知道叫小北来帮你。”
林伊终于得歇,甩了甩累麻的手,说道:“他若是来帮我,就小桢一个人在摊子上忙不过来的。看着也没多远,就想自己拖过去。”
方明彰看她一直在揉手臂,拎起木桶帮她提回去。一个小姑娘,做事这般要强,码头的熟人那么多,随便叫个人帮提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
真不知她为何事事都要靠自己。
“走吧,我帮你提过去。方才你和船东谈得怎样?可有收获?”
“收获算是有吧,扇贝比在丰渔海味店买的要便宜了两文一斤,所以我让他每天运一百斤上来。
但是这牡蛎他可是狠狠坑了我一笔,要不是我太久没吃了,绝对不买。”
“生意人大部分都这样,除非你自己去海边收,那才是最便宜的。”
回到小摊上,方茗桢给哥哥盛了碗粥,便去研究那桶里的牡蛎。
“哥哥,你提这桶石头过来做什么?”
“傻丫头,这不是石头,这个叫牡蛎,是贝类的一种,等会我做给你们吃,保管你会喜欢。阿彰下工了也一起去。”
林伊对池仙楼的发展进度都规划得很好,铁军他们三人先学掌勺,后期看谁更适合,就安排做菜最好的两人在厨房,外边大堂还要留至少三个人做招待和记账。
最多再过半月,她就要开始点菜服务了,要不这么大的酒楼一直只卖小碗菜,支撑不了多久。
如此一来,店里的人手就不够,还需要再招几个人。
先前一直在忙,也没有给二婶带个消息,怕是二婶都以为她死了。
现在自己也算在定安城站稳脚跟,若是将二婶接来,不知她愿不愿意。
还是先给她寄个信,顺便把银子也捎回去。
她也没去过驿站,少不了向方明彰打听。
“阿彰,你知道驿站能捎银子么?”
“你要捎多少?去驿站怕是会丢,若是有熟人帮带回去更好。”
“我没去过驿站,想给家里寄信,顺便带点银子回去。驿站总不能私吞了吧。”
“驿站不会私吞,但路上情况多变,难保不遇上山贼劫匪。”
林伊有些郁闷,没有转账真是不方便。她不想回那地方去,但是不回去银子也给不了二婶,还得抽空跑一趟。
她现在这么忙,哪里走得开,上次她从小根村跑出来,可是坐了十几日的马车才到的定安城,这一来一回耗时上月,事情没安排好,她轻易走不得。
“算了,我不捎银子,先给家里寄封信,让家人安心。但是我写的字不好看,阿彰不如帮我写吧。
等你空闲下来,写完信再带我去驿站走一趟,我认路以后就不用麻烦你了。”
“好!”
这丫头终于会找人帮忙了,她给了小桢如此轻松的活干,他都不晓得要怎么回报才好,能帮她一点算一点。
林伊把信寄出去,心中多了些许期待。在驿站的再三保证下,并承诺弄丢会赔,林伊还是随信一起捎了七百两银子回去。
六百是她的赎身钱,一百两算是给二婶的路费,若是她不愿意来,那就留着傍身。
回去的路上,方明彰问及小桢的表现,他生怕小桢不懂事会给林伊惹麻烦。
“阿彰,你怎的也像铁牛叔一样,对小桢也这般不放心。
她机灵懂事,不会给我惹麻烦的。”
“我娘病了六年,她也照顾了六年,许多道理无人教授,字也识得不多,倒是让你多费心管教一二。”
方茗桢每日回家都会和他说到林伊教了她什么道理,又教她要如何做事,脸上的笑意是藏也藏不住,就想整日待在林伊身边。
他既欣慰妹妹逐渐懂事明理,也对林伊暗暗感激,他没做到的事,她替他做到了。
“你们兄妹自小识字,想来以前家境是很好的,遇到了变故也没有自暴自弃,心性品德倒是比旁人强不少。”
“我爹识文会武,若不是六年前进山失踪,尸骨无存,我娘也不会备受打击一病不起。我就是六年前出来挣钱养家,忽略了小桢,心中对她也满是愧疚。”
林伊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小桢很聪明,而且有你疼她,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