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镇上的道路上总能看到他们三三两两的身影,手里比划着赶集的收获和见闻,不时的拍拍身上的褡裢里鼓鼓囊囊的年货,孩子们的笑闹声随着寒风能送出二里地远。离上次去楚州给范胖子族叔治病已有月余,其间铁河和老东叔又去为范大人复诊过两次。赵新都没有跟着,因为他怕见到范小妹。他问过范胖子了,范小妹并未许下人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几年随父迁转数地为官一直安定不下来,加之范大人多病一直由她悉心照料,自己的亲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还有一层原因就是,范小妹打小聪慧,又出身文华之家,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自身的优秀让她对未来夫婿的期许甚高,不说状元之才,至少也得是文采风流吧。赵新自诩不学有术,但是文采风流对他来说不太现实,努努力或许能靠上“风流”二字,“文采”怕是有些难度,加上个来历不明的身份,这官宦人家的“高枝”他想想还是不攀了吧。再者说,万一寻找时光环顺利,三十年后又是一场别离,这感情能不动还是不动了罢,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才是我辈穿越客应该过的生活嘛。
勉强说服自己掐掉爱情萌芽的赵新这会儿正和余梁及文虎兄弟俩一起做火药,这是为过年的烟花爆竹准备的。自从来到大宋,赵新的新年基本都是在余家过的,除夕夜燃放自制的烟花爆竹一直是他和余家兄弟的保留节目。黑火药的配比他很熟悉,将10%左右的硫磺, 15%左右的木炭, 75%左右的硝石粉碎混合,掺入淀粉水搅成糊状,再通过细眼网筛挤压制成小颗粒,阴干后就可以用来制作烟花爆竹了。制作炮仗没问题,鞭炮也能做的似模似样,就是烟花难度大一些。说是烟花可能不太严谨,虽然赵新也尝试在火药中加入一些带有金属元素的杂质来丰富火药燃烧的颜色,无奈收效甚微,与余梁口中东京城药发傀儡铺子里卖的烟花相差甚远,或许只能称之为“大呲花”。即便是这样,火树银花的焰火、霹雳炸响的鞭炮依然能把过年的气氛拉满。余梁已经做过几次了,算是熟手,文虎两兄弟动作稍慢,但是干劲十足,几人做出来成品烟花爆竹已经堆满了小屋的一角,别说除夕怕是放到十五都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