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礼议下来,李彬自是累的犹如散架,等到拜堂完毕将一后二妃送入后宫,却还要返回婚宴现场大宴群臣。
等到返回婚宴现场,只见龚山明与李家支脉远亲侯爷做了男方典礼官正在席上招待百官。
宋礼,时双庆,刘老二做为女方亲眷代表也是忙活个不停,四处招呼官员,长者,百姓代表。
众人眼见新帝穿了大红庆典装扮进了大殿,却是在宋持带领之下,停下了手中事务,一起起身称贺。
“为大周贺,为陛下贺。”
李彬已然学过这招待礼仪相关,自然随口便道:“诸位爱卿,长者,百姓耆老免礼。今日朕喜得良缘,立后选妃,安定国本乃是大好喜事,请勿多礼。”
等到众人皆起了身,李彬也正好走到殿中主位之上,示意小亮子宣读恩赏圣旨。
这旨意也皆是惯例,言词却是不少,李彬也记不甚清楚,反正就是各种赏赐,大赦天下之类。
等到小亮子读完圣旨,众人谢过了恩。
李彬却是未按照礼书即兴高声开口:“今日大喜,还需谢过国丈与宋师兄,时相三位泰山,若非三位辛苦培养,朕哪里去寻三位如此中意的后妃,这第一杯便敬三位女方长辈。”
等到三人回了礼,与李彬远远共饮了一杯。
李彬却依旧脱稿开口:“朕年轻识浅,能骤然登上此位,有赖高祖皇帝与诸位先贤英灵立业,方才有今日得揽三位贤德女子之机,这第二杯敬我大周立国英灵。”
等到李彬将酒水洒落在殿中台阶之下,再度倒满酒杯开口:“朕虽登基时日尚短,尚无理政能力,但这些时日,确有颇多感触,尤感守业之艰。这第三杯酒,敬宋师,时相等大周百官,相忍为国,辛苦操持国家。”
宋持时双庆二人当即率领百官起身,只是仅有时双庆代表百官回礼开口:“陛下言重,此等微臣之本分....."
这次李彬却是直接打断了时双庆谦虚之言:“时相何必自谦,朕虽年幼,但也读了几本史书,立国百年逐渐衰败乃是常理,史书之中屡见不鲜。可重整国力并且焕发新生之态却是仅有那么几例,何况大周如今之国力,已然有冠绝天下之势。虽有常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但依朕之见,本朝文武皆可青史留名,时相切莫自谦,请率文武百官满饮此杯。”
李彬话说到这份上,殿中不少官员皆是认同,何况时双庆约束部下与家人得力,从不染指军务与民望,一丝反状也无,根本无需顾及。
所以有不少官员出声附和:“时相请勿自谦,满饮此杯,为我盛世大周贺。”
等片刻功夫,殿中已然异口同声:“请时相满饮此杯,为我盛世大周贺。”
时双庆眼见如此,怎会再做推辞,只得高举酒杯出言:“为我盛世大周贺,为满朝臣功贺,为陛下贺!”
李彬也是与百官一起举杯高声作答:“为我盛世大周贺,为满朝臣功贺,为时相(陛下)贺!”
当此情景当然只有他一人喊得为时相,其余百官都是喊得为陛下。
等到此杯饮完,李彬却是出乎意料再度添了一杯开口:“所谓国家富强,在朕看来,最大功臣实乃百姓。各行各业各司其职,才可丰衣足食,稳步发展,积蓄国力。依朕之见,百姓为水,国家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这最后一杯,当敬我朝百姓,敬那些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之人!”
这次率先起身的却是宋持:“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才情不凡,亦知民间疾苦。当为陛下贺,为大周百姓贺!”
殿中所有人也是再度起身和声开口:“为陛下贺,为大周百姓贺!”
等这杯饮完,李彬却是未再作妖,只是高声开口:“当此庆典,诸位请率性而为,无需多礼。”
言罢,也是下了殿中高处主位,端了酒水去寻新任国丈一家,等到寻完女方亲眷,又去寻了六部主官,百姓代表与长者耆老。
等到该行的礼行完,该问候的问候,该会见的会见完毕之后。已然用去不少时光,酒水亦是饮下不少。
和身旁的小亮子再次作了确认,无甚遗漏之后,李彬也是高声开口:“诸位请慢用,朕洞房花烛去也!”
礼部尚书龚山明与李家旁支侯爷也是作为男方代表开口:“洞房花烛乃是人生大喜之事,陛下且珍惜时光,莫要慢待后妃。此间宴上,自有我等招待宾客。”
李彬闻言也是略作弯腰作揖回道:“如此,那就有劳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