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向的头七过完,向来花就回去了,临走前,她跟来顺说自己保重,反正钱的事情,她也没办法帮忙。还叮嘱他要照顾好母亲。来顺点点头,表示自己一切都理解!
母亲找到了来顺,说是希望来顺还是先离开村里一段时间,两年的时间快到了,过了这个关头以后怎么都行,再加上来顺之前能在省城上班,总比在村里浑浑噩噩,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好。
但来顺不这么想,一来是母亲一个人在家他不放心;二来是他去省城的那一年多,其实很累,却赚不到什么钱,而且他其实也没能到工厂上班,只是每天打的那点零工,艰难度日。其实按照原本他找到的那个活儿,如果能一直干下去,也是好的,自己可能可以节约下一些钱来。但是后来工程结束了,老板说下一场要去下一个城市,看来顺廷认真的,问来顺要不要一起去。来顺思量再三,省城已经是他能接受的最远的地方了,到另一个省,实在是不愿意奔波了。本来他打算,自己也有一定的经历了,下一个工作会好找一些,但没想到,这破地方,打个工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自己又陷入了困境,只能每天去找点零工。
再一个,他其实不相信那些迷信的东西,怎么自己就是那“天选之人”,要成什么茅辟……
来顺对母亲说,再等等,他想在家待会,过些日子再说,但是母亲心里一直担心着,怕哪一天,真的把儿子带到了安普劳,那这么久努力可就白费了!
杨纯妹时不时来催债,没办法,来顺只能把家里能卖的一些粮食卖了,然后之前自己剩下的一点钱也先还了去,但是还欠着不少。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确实也挣不着什么钱,村里人偶尔喊他干个零工,工价也很低,自己家过得紧紧巴巴的,自己年轻力壮还好,可是母亲年岁大了,怎么扛得住。他想起了张三大哥,他还欠着自己一些钱,但是也没办法要,因为那些钱当时给出去的时候,自己就当做是不会要回来了。退一万步说,之前已经给过张三大哥汇款的地址了,一直没有汇过来,说明他可能也过得不行……
三天、五天、十天,日子过去了一段,母亲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心中也终于放下了一些担忧,甚至开始怀疑,当时黄婆婆是不是算错了,其实自己的儿子根本不可能成为冇疋……
对于来顺来说,早已不把事情放在心上了,他一心想的就是要怎么赶紧把账还了,然后娶上个媳妇儿,让母亲安享晚年。
有一天村里来了的干工程的老板,说是那条乡道要铺水泥路,需要工人,所以来村里招工。来顺没有一丝想要回省城打工的想法,那地方自己也是待的够够的了,于是想都没想,就找到了机会报了名,跟着去了,虽然乡道离家里不远,但有时候太累了,就不回家了,直接在工地里睡了。母亲能理解,也挺开心,毕竟孩子不在村里,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来顺干的很努力,老板很喜欢他,加上来顺上过学,所以有时候也让来顺做点数字,每天收入能比其他人多个几毛钱。来顺觉得自己的春天来了,这一趟下来肯定能把钱给还上,即便不是全部,至少也是一半吧!
有一天,来顺要回村里看母亲,傍晚了才到村口,来顺迷迷糊糊的听到有人在喊他,前面模模糊糊的人影,他没看清楚,就一直跟着往前走,已经忘了脚下的路在哪里,就是一直跟着走……有人跟他打招呼也没听到,自顾自的往前走……
还好这时被从地里回来的黄婆婆看到了,黄婆婆知道情况有些不妙,赶紧拉住来顺,然后嘴里念念有词,来顺才幡然醒悟,看到黄婆婆还一脸惊讶,热情的打招呼,黄婆婆知道怎么回事儿,也没有把事情告诉来顺,怕他吓到……
来顺有种说不上是什么的感觉,回到了家里。看到儿子回来,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儿,赶紧架上炒锅,热热饭菜给来顺……
这回算是过去了,被黄婆婆救了下来,没去到安普劳!
向来顺吃着母亲热好的饭,还倒上了一杯酒,他大口大口的吃着饭,然后抿一口酒,心中难掩的兴奋时,还跟母亲说自己这回跟着老板干,一定能很快把钱还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能跟着老板去别的地方干,老板器重他,收入能不错……
母亲听了,心中也是热乎乎的,看到儿子一身的干劲儿,是好事!
夜里,向来顺躺在自己破旧的屋里,突然想起了下午的事儿,也觉得奇怪,怎么自己就走到那儿去了?黄婆婆到身边了怎么自己没发现?还让黄婆婆这个长辈来先打招呼?他听到有人叫自己,到底是谁在叫他?想不通,还好接着酒劲儿,很快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