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之乱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的汉灵帝刘宏昏庸无道,宠信宦官张让、赵忠等人。他们仗着皇帝的信任,欺压百官,鱼肉百姓,朝政日益腐败。
张让等人利用汉灵帝的宠信,大肆搜刮财富,将国库掏空。朝中正直的大臣们对此深恶痛绝,但由于张让等人权势熏天,无人敢与之对抗。
此时,汉灵帝刘宏已病入膏肓,张让等人担心刘宏去世后,他们的权力将受到威胁,便决定提前发动政变。他们秘密联络党羽,策划一场血腥的政变,企图控制朝政。
然而,张让等人的阴谋被一位名叫曹操的年轻将领识破。曹操发现张让等人的异常举动后,立即向朝廷汇报。汉灵帝得知此事后,非常震惊,决定将张让等人缉拿归案。
张让等人得知消息后,决定提前发动政变。他们率领宦官和亲信,攻入皇宫,企图杀害汉灵帝。然而,曹操早已安排好了军队,准备迎击张让等人。
在皇宫内,曹操率领军队与张让等人展开激战。经过一番厮杀,张让等人被击败,死伤无数。汉灵帝下令将张让等人押入大牢,并对其党羽进行严厉惩处。
这场政变虽然被镇压,但东汉朝廷的腐败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后,汉灵帝病逝,董卓趁机发动政变,将朝政控制在自己手中。
东汉朝廷的衰落,为三国时期的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豪杰纷纷崛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霸战。而十常侍之乱,成为了东汉末年动荡时局的一个缩影。
十常侍之乱结束后,曹操带领军队驻扎在皇宫外,日夜守护着汉灵帝的灵柩。然而,洛阳城内的局势仍然动荡不安。董卓接管了朝政,手握重兵,四处追杀张让等人的余党。
此时,南阳郡的汉室宗亲刘表(字景升)察觉到洛阳的局势变化,他担忧汉室的安危,决定联合洛阳的盟友共同抵抗董卓。刘表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北方,与袁绍、袁术等人取得联系,寻求共同抗击董卓的盟约;另一方面,他招兵买马,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
不久,刘表率军攻占南阳,将南阳作为抗董大业的基地。在他的领导下,荆州的士人、豪杰纷纷响应,共同抵抗董卓。刘表还派使者与袁绍等北方势力达成联盟协议,约定在合适时机,南北两方同时发兵攻打洛阳。
在这场南北联合的战争中,刘表与曹操成为了关键的人物。曹操虽然在洛阳,但他始终保持中立立场,并没有加入任何一方的势力。而刘表作为荆州之主,凭借他的智慧与胆略,逐渐在战争中占据上风。
公元192年,董卓在长安城外被吕布所杀。吕布杀死董卓后,将其首级献给了刘表。刘表将董卓的首级悬挂在洛阳城门,以示天下。
董卓死后,洛阳城内的局势逐渐稳定。刘表与曹操在洛阳城外会面,共同商议如何恢复汉室的统治。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推举汉室宗亲刘协(字伯和)为新皇帝,共同辅佐他治理天下。
刘协登基后,封刘表为荆州牧,曹操为大将军,共同辅佐朝政。在他们的努力下,东汉朝廷逐渐恢复了元气,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然而,在这场动荡的时局中,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刘表、曹操等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