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夫人忙道“应该”,就小声议论起黄河灾情来。
黎春枝这一听才知道,原来今年黄河春汛发生水灾,冲毁了两岸不少村庄田地,使得数十万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朝廷下拨二十万两白银和五十万石粮食赈灾,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可仍然有大量灾民无家可归,纷纷涌去其它州府。
所以朝廷呼吁民间富豪捐款捐物帮助朝廷共度难关。
由于黄河两岸受灾严重,所以今年各种恩科考试一律延后,前些日子才考完了院试。
黎春枝突然明悟了,难怪没听到黎景芝中秀才的喜讯,原来考试延后了。
众位夫人议论完,薛夫人已经准备好了木箱和记录人员。
薛夫人带头捐了五千两银子。
然后众位夫人们,就各自掏出银票交给记录人员,然后由记录人员放进木箱中。
记录人员一边记录,一边大声将捐款数额念出来。
“北岳知府薛夫人捐赠白银五千两。”
“青云知州陶夫人捐赠白银一千两。”
“临山知州董夫人捐赠白银一千两。”
“祥龙知县关夫人捐赠白银一千两。”
……
大部分官家夫人都是捐款一千两银子。
只有富商家的夫人有捐的多的,捐了两、三千两银子的。
例如宋记绸缎庄的宋夫人就是捐了三千两。
黎春枝这时从两个衣袖里掏出厚厚一叠银票交给记录人员。
记录人员查完银票,手都是抖的,这么多!这个小丫头也舍得?!
反正他是舍不得!
“宝珠村黎春枝捐赠白银一万两!”
人们看那厚厚的一沓银票还有些疑惑,这句话一出来,众人哗的一下就沸腾了。
“她竟然捐了一万两!她不是乡下来的吗?怎么这么有钱!”
“可不是咋地,居然捐了一万两,她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竟然能做得了主!”
“谁说不是呢?又有才华又有钱,这也太让人眼红了吧。”
“有钱也舍不得捐这么多啊,她莫不是傻?”
“是呀,是呀,为了出风头恐怕连家底都端了吧。”
“她这是想时时刻刻都压咱们一头啊!”
“我也这么觉得,太能出风头了!”
“真是个心善的好姑娘,给灾区捐了这么多银子!”
众人说着说着就逐渐变了味儿,最后还是陶夫人力挽狂澜将人们歪楼了的言论拉回正道。
人群中的薛夫人心里最清楚黎春枝的钱是怎么来的,看到她竟然捐了一万两,她心里非常复杂。
这个黎姑娘越来越让她看不透了,看来她那个师傅绝对不是普通的世外高人,而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所以才能教导出这么优秀且古灵精怪的徒弟。
黎春枝捐了一万两银子却没什么感觉,这次捐赠她是一点也没心疼。
首先她确实想给灾区百姓献点爱心。其次,这银子是薛夫人送给她的,白得来的。另外她卖镜子又挣了一万多两,暂时不缺银子。
第三,她捐这么多钱也是有私心的,她希望在帮助这么多人后,空间能恢复如初,那样她就不必受这不完整空间的掣肘了。
捐完款,天色已经不早,众位夫人相继告辞离开了,这时,宋夫人走到黎春枝跟前,打听了黎府的地址,说要给她递帖子邀请她去家里玩。
黎春枝欣然应允,爽快地把家中地址告诉她,就扶着紫菀的手回了黎宅。
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让紫菀去吃饭,这妮子一整天跟在她身边水米未进,真是难为她了。
然后黎春枝换了身家常衣裳,就由紫鸢服侍着吃饭,洗澡,累了一天也没精神头去想白天的事,早早就睡下了。
翌日,北岳府出了个千年才女黎春枝一事,就像一阵风一样刮过整座府城。
她的一首菊花诗和水调歌头也在民间广泛传颂开来。
人们见了这两首诗词,纷纷赞不绝口,公认她为千年难得一见的才女,所以黎春枝有了千年才女这一雅号。
次日,上午时分,杨伯送进来一张请帖,黎春枝打开一看,不出所料,是宋夫人邀请她明日去宋家郊外的庄子参加赏花宴。
黎春枝写了一张回帖交给杨伯,让他转交给宋府的小厮。
闲来无事,黎春枝计算了一下日子,差不多到了收庄稼的时间了,参加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