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黎春枝面对这些质疑的眼神毫不在意。
呵呵,等一会儿你们看到诗就不敢质疑了,她写的可是千古大才子曹雪芹的菊花诗!
是潇湘妃子林妹妹夺魁的菊花诗!
她还就不信了,这么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小丫头,能比得过曹雪芹?
还是那位陶夫人,给过黎春枝琴艺好评的陶夫人,走过去看了黎春枝的诗。
这一看,她立马瞪圆了眼睛,眼睛里的震惊之色掩都掩不住。
“好字!好诗!”
“小小年纪就能将王羲之的行书临摹成这样,太厉害了,这诗也写得好,不次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太厉害了!这么小的年纪!我这一把年纪的都比不上,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啊!”
陶夫人激动得都语无伦次了。
众夫人见她激动成这样,纷纷走过去瞧看。
这一看,就都跟陶夫人一样语无伦次起来。
来参加宴会的大部分夫人都是有着一定诗词底蕴的大家闺秀,让她们写不一定写多好,但让她们看,还是能看出好歹的。
纷纷出言,诗和书法都是一流,这轮比试魁首非黎春枝莫属。
那些还没写完诗的姑娘们不服气了,凭什么她们还没写完就定了胜负?
于是纷纷出言抗议。
为了服众,薛夫人只好等大家都写完,才将诗文一个个念了出来,听完黎春枝的问菊,众小姐们也都服气了,再一看她的字就更是自惭形秽。
此时的薛云萝无比的挫败,原本是想让黎春枝出丑的,谁知,却让她一再的出尽风头,她这回消停了,决定不再招惹她。
薛夫人见众人都没有异议,就宣布了黎春枝这一轮获胜,将这一轮的彩头交给她。
黎春枝也不推辞,欣然收下,将所有首饰用帕子包起来,交给一直站在身后默不作声的紫菀。
紫菀见此时比赛结束,就附在黎春枝耳边赞道:“姑娘,你真厉害,将那些小姐全给比下去了。”
黎春枝却不敢骄傲,只是笑笑,并不多话。
此时她心里惭愧得很呢,她可不是真的十二岁的小姑娘,她芯子里可是二十六岁的成人,跟一群小姑娘比个什么劲儿呀,另外她的菊花诗也是抄来的,不是她自己作的。
这时薛夫人开口了,“谢谢众位夫人小姐能赏脸参加我的生辰宴,宴会到此结束,大家都散了吧。”
众人刚要起身离开,这时花园月亮门洞里走进来一群身穿学子服的少年郎。
那领头一位眉眼清俊的少年大声喊道:“且慢,我等也要比试。”
薛夫人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大儿子薛白杨和他的同窗们,后头还坠着个小不点,正是她的小儿子薛梧桐。
薛梧桐一见到黎春枝,就飞奔过来,扑进她怀里,黎春枝见到他也很开心,就一把将他抱了起来。
薛梧桐抱着黎春枝的脖子,吧唧一口就亲在她脸上。
惹得众位夫人都是笑,薛夫人就笑着解释道:“我这个小儿子特别喜欢他小姨,特别喜欢黏着她。”
而薛云萝在那边却看得直运气,黎春枝见此,急忙将薛梧桐放下,薛梧桐就颠颠的跑去薛夫人身边腻歪起来。
这时,薛白杨带着众位同窗已经向薛夫人和众位夫人见过礼,就回转身对黎春枝道:“我等听了姑娘作的诗,深感佩服,想要与姑娘比试写词,姑娘可允否?”
此时的大夏朝和宋朝一样已经开始流行各种词作,虽还没到写词的最繁盛时期,但各种词作也是方兴未艾。
黎春枝闻听此言,笑了,写词?有一整个宋朝的词可以抄,她怕什么?
她前世大学六年学的就是这些东西,就算是考个状元她也是能够的,别说抄几首宋词了。
黎春枝点头欣然应允,于是众位夫人又坐回座位,激动地等着看这一场写词的比试。
薛白杨出题了,“眼看中秋将至,我们就以月亮为主题写一首词,不限词牌,时限也是一炷香。”
黎春枝点头道声“好。”
众人见她同意了,也都欣然走到桌前,开始低头思索起来。
只有黎春枝没有去桌前,一会儿去看看菊花,一会儿又去荷花池里看鱼,香都要燃到一半了,黎春枝才回到桌前。
此时已有少年写完了词,众位夫人正轮流着品评呢。
黎春枝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